214 孫謝二家(1 / 2)

林七許略有不解道:“孫大學士,真的如此可信?”

隻見弟弟確切地點頭,口吻十分妥當:“且看皇帝的樣子就是了。 WwWCOM皇上心軟不假,可疑心病不輸任何人,孫大學士有嫻妃產子,動機順理成章地有了,可皇上對他的信心比輔國公還要足,你奇怪不奇怪?上頭都放了心,我再操心,沒用呐。”

他攤開手,裝作無奈地比了比,笑意盎然。

弟弟便是這點好,雖然有時思慮深重,好在心性樂觀,舒朗鮮活,有些顧不到的事知道放手,不要深究。

不像她愛鑽死胡同。

皇帝都不擔心了,臣子操心個什麼勁。

“輔國公?皇帝還疑他?輔之位,可穩穩當當地,政事上皇上不聽他的嗎?”林七許不像弟弟般對朝政有切身體會,有些消息道聽途,或許是左右了她對人對事的看法。

弟弟作為她與外界溝通的最好橋梁,林七許一向問得多。

林其琛毫無猶豫地搖頭:“下畢竟是皇上的下,江山社稷好,對皇上的統治百利而無一害。輔國公為國為民,精通政務民生,提出的見解和看法是值得年輕的君王學習的。這點毋庸置疑。至於有些方麵嘛,姐姐可以仔細想想,輔國公府曆經數百年而屹立不倒,靠的是什麼呢。”

定然不是愚蠢的忠君愛國。

真正肝膽赤心、一片忠誠的臣子容易遭到人暗算,因為他們自詡男子漢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不屑做一些氣之舉,可防人之心不可無,有朝一日被哪個歹心的奸臣佞臣禍害了,連累家人子女一起遭罪,半分不稀奇。

林七許深諳此道,默不作聲地點了點頭。從長遠和家族利益看來,謝家才是最終的勝利者,對於年幼的皇帝,他們全心尊重,盡責愛護,該教的政務與道理,皆悉心授予。做到這份上,若皇帝不爭氣,又怨得了誰。

“孫謝倆家,是不是關係不睦?”在林七許對京城豪門聯姻精確的記憶裏,孫家與輔國公府的嫡支本家中,不曾有什麼直屬的兒女親家。至於那些旁門左道的遠親,七大姑八大姨的,任誰都摻和著點對方的血緣。

林其琛思索片刻,否認道:“姐姐,孫謝政見不同是常事,孫大學士常常被老神在在的輔國公氣得不行,我輪值那會,守在朝臣進出的東西側門,還有離禦書房最近的昭德門,時常看得見連連跳腳的孫學士,相比起來,輔國公就老謀深算多了。”

朝臣進出皇宮走的多是午門邊的東華門與西華門,那處立著文武百官至此下馬的石碑,穿過貞度門和昭德門後,步入上朝的太和殿。那倆位都是輔政大臣,時常聚在禦書房裏,為年幼的皇帝出謀劃策,教導他如何分理政務,三一吵,五一大吵,都是尋常事。

“你的意思是,他們私交還不錯?”

“不不不,孫謝為人處世大不相同,加上孫大學士一直盯著女婿是攝政王的輔國公,憑誰被人當賊一樣守著都不會高興的。”

“是啊,歸根到底,這倆家不能走得近。走得近了,皇帝會不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