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用細竹片編了幾個漁蔞,每天一大早就提著兩個漁簍出海捕魚,幾人都嚐到了甜頭,沒別的,這樣食物來得最快且沒有什麼危險。出海除了捕魚外,還想多撈點海帶,好多天沒有吃蔬菜了,這樣下去早晚會營養不平衡。食物免強能填飽肚子,食鹽切隻剩下一點點了,得想辦法搞鹽才行,以後就算獵到動物,吃不完就得醃起來曬幹,不然這麼熱的天,馬上就會壞掉。
把兩個漁蔞裝滿,再撈了好幾卷海帶後,李誠坐在海灘上看著波濤一浪接一浪拍打著沙灘,回想著以前引海水曬鹽的法子。李誠在海邊長大,小時候看到過別人曬鹽,曬鹽的具體流程也清楚一點。以前都是和小夥伴們看熱鬧,沒有深究這事兒,現在後悔也沒用,隻能試試看了。
他用柴刀從淺海到沙灘一個挨著一個挖了10個長方型的淺坑。這10個坑靠近海邊的最大,然後依次減小。這10個坑也沒有挖太大,這沙坑太鬆散,坑挖好後還得在坑壁上糊上稀泥才行。別人曬鹽都是用水泥鋪地,李誠沒有這玩意兒,隻能用粘土和的稀泥代替。這島上粘土本來就不多,還要跑到坡地那兒去挖,坑挖大了那用來糊坑壁的稀泥不知要用多少才行,那真是坑爹了!他們四個吃鹽用不著太多,主要是為了醃肉。昨天晚上下了場暴雨,李誠希望借此機會,在下場雨來臨前把鹽曬好,不然在中間來場暴雨,就功虧一簣了。
李誠從島上挑來粘土堆在樹蔭下,幾個女孩子用海水把粘土和成稀泥,李誠親自動手把稀泥抹在每個坑的四壁讓太陽曬幹,在最後一個坑裏用油布鋪上。幾個人幹了一天多才弄好這十個坑,李誠都快曬成醬油雞了。
淩晨3點多李誠就跑到沙灘,三個女孩子都跟著跑來看鹽是怎麼曬成地。等海水開始漲潮,李誠挖一條溝,把海水引到第一個大坑裏,再把坑口堵上。在太陽暴曬下,第一坑的海水有減少後,再把剩下的水引入第二個坑,繼續曬,就這樣周而複始,冒著鹽花的海水進了最後一個鋪著油布的坑。黑色的油布吸收著太陽光,很快水就蒸發完了,油布上落上了厚厚的一層細細的鹽。沉澱在底層的粗鹽不要,隻要上麵很細雜質又少的鹽,雖然比不上鹽工廠加工的精鹽,但也非常不錯,可以食用。
昨晚上李誠和幾個女孩子把山藤撕細編成兩個麻袋,以為這麼多海水能曬到不少鹽,肯定能把這兩個麻袋裝滿,可以一次性搞定他們的需要。可到頭來,海水蒸發後剩下的鹽根本沒有多少,別說兩袋鹽了,一隻麻袋都隻裝了一小半,可可都能提起來飛跑。李誠像和尚念經一樣祈禱老天不要下雨,明天接著再來。老天好像年紀大了或是耳朵有點問題沒有聽到李誠的嘮叨,晚上一陣暴雨把他弄的幾個坑衝得七零八落!沒辦法,李誠和三女等雨停後又把幾個坑弄成原樣,幾個人反反複複搞了一個多星期,才把兩個麻袋裝滿,還剩下的一點用油布包了起來。
李誠砍了十幾根竹子綁在一起,竹子一頭用火燒,再彎曲得翹起來,做成一個竹撬,現在拉鹽最合適,以後也可以拉獵到的大型動物。李誠把鹽拉回去後,在山洞內找了一個地勢相對高一點的地方,鋪上細樹枝棕櫚葉等防潮,再把鹽放在上麵。鹽哂好了,李誠可以放心多捉魚蝦,活著的魚養在池子裏,被弄死的全醃了起來。看著洞裏麵好幾排風幹的海魚,李誠和三女心裏底氣足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