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紡麻造紙(1 / 2)

山高皇帝遠,李誠渾然不知世界變成什麼樣了,每天在島上侍弄菜苗。菜苗長起來後需要更多的地栽種,這幾天幾人都耗在這裏翻耕坡地把菜苗連泥土一起拔出來,隔段距離栽種下去。茄子和辣椒混栽,西紅柿栽在另一邊。李誠在菜苗上用枝葉搭上頂蓬,在菜苗兩邊挖一條溝,埋上草木灰。以後就隻需灑下糞水,除下草,靜待佳音了。

可可經過這段時間的調養,傷好了很多,整個人還胖了不少,像個小肥貓。待可可行路方便後,李誠帶著幾女除了侍弄菜苗外就到處轉,一來是為了找到更多可以耕種的作物,二來也是看能不能找到黃恩東的蹤跡。李誠認為黃恩東凶多吉少,搜尋了這麼久,都沒有看到哪裏冒出煙來,就算他藏了起來,總不能生吃東西吧?在坡地邊上叢林打轉的時候,李誠用折疊刀砍掉一些小樹或在大樹上作上記號,盡量整出一條路來,為以後的探索做下準備。

他們這段時間,發現了不少寶貝,上次發現了野生薑,這幾天在左側的山上發現了黃麻。李誠還發現這島上有大量的石灰石,還有一處露天煤礦和少量鐵礦石,這是極少見的含鐵量極高的赤鐵礦。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島就是個聚寶盤嘛。李誠第一次有土財主的感覺,不過是看著寶貝沒法用的土財主。

李誠和三女來到這島上,物質極度缺乏。沒有工具,現在煮肉還用著那小小的平底鍋,幾個人有肉沒有大鍋煮,看著幹著急。衣服沒有換的,洗了等著幹了再穿,非常不方便。一張紙都沒有,李誠都不知幾個女孩子方便的時候是怎麼弄的,想問都說不出口啊,和自巳應該都差不多,想一想汗都出來了。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住的地方解決了,食物暫時不用愁了,現在得先解決衣服的問題。李誠把那些兩人多高的黃麻砍了捆成捆放在山坡下的湖泊裏浸泡。待到黃麻浸成淡黃色,橫撕開麻皮呈魚網狀時,就把麻杆拖上來剝皮。此時黃麻皮經過浸泡很臭,很濕滑很好剝。再把剝下來的黃麻皮放在清水裏漂洗進一步脫膠,洗去表麵的黑皮後,黃麻就沒有那麼臭了。黃麻曬幹後,呈白色的絲狀物。這些活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李誠做完這些,身上都曬脫了皮,人都瘦了一圈。

黃麻有了就想著紡麻線了。李誠以前在電影或網上曾看到一些舊時紡車的樣子,他還記得奶奶常唱的那民謠:花線粗的梗,簸箕大的葉,看著長,看著接,接出的白果吃不得。按照那印象,決定試做一個紡架。

李誠先做了兩個U型的木架,木架下用木樁固定,木架上打了個圓孔。再把四根木棍交叉綁在一起,隻間留一個孔。木棍末端用繩子連起來形成一個輪子狀。李誠做了兩個這樣的大輪子,用一根粗毛竹把兩個輪子和U型木架串起來。再把毛竹一頭打個孔,在孔上插上一個彎曲的樹枝做成的手柄。李誠試著搖了一下,兩個輪子轉得很順暢。李誠再用繩子把木架兩邊的輪子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可以轉動的滾輪。

做好這個後,李誠照樣在滾輪對麵做了一個小的U型木架,固定在地上。中間打了圓孔,插了一根細長的毛竹。毛竹兩頭打空竹節,插上用木棍做成的錐型木錠。李誠在細竹杆中間用繩子綁一個凹槽,再用一根細繩通過細竹杆中間的凹槽和對麵的滾輪套起來,形成一個傳動機構。李誠試著用手柄轉了一下輪子,繩子把插在細竹杆上的錐錠帶轉得飛快。

做好了紡架,李誠和幾個女孩子把那麻絲撕得更細些,然後用圓木棍把麻絲滾壓成條狀。李誠從一麻條中用手指撚出一根麻絲來繞在木錐錠上,然後左手撚麻條,右手搖動滾輪,左手越抬越高,那麻絲從麻條中抽出來越來越長,待有了一定長度後,李誠右手停住滾輪,左手將紡出的麻絲繞在錐錠上。就這樣周而複始,錐錠上的麻絲越來越多,形成一個大麻球。李誠的手確實不巧,紡出的線有的粗像麻繩,有的細如頭發,不好看,也不結實。紡了幾個錠子後,李誠找到了一點規律,右手搖輪越快,左手撚麻條越麻利,紡出來的麻線就越細且結實。反之就粗也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