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華夏出於人道主義也接收了不少日本國民。在華夏的日本人的安置地也借鑒了俄羅斯的作法,不同的是,華夏將日本人分散到了全國各地。在華夏西北的安全地帶也給日本人劃了塊聚居地,以德報怨是華夏人的傳統,不知這次會不會得到好的報答。
聽到日本沉沒,李誠和眾人心裏都不好受。李誠對那好戰的島國印象不是很好,但是對普通的國民倒沒有多少惡感。以前日本在台灣經營了很長一段時間,台灣人雖然也曾被鎮壓過,和大陸相對比卻寬鬆了很多,有很多台灣人覺得日本人還很親切,二戰後雙方的交往也很頻繁。
李誠他們的貨船在航線上經常遇到日本的難民船,雙方拉響汽笛打招呼。對方也可能很疑惑:人們都是從海上往大陸遷徙,這艘船明顯是駛向太平洋,真有不怕死的?這是要去哪兒呢?
貨船往北繞過台灣北端直接往海島行駛。平時一直以孤島和荒島稱呼,這次大規模移民後,李誠想著給這島取個名字。和幾個女孩子商量了半天,名字都老長一串了,如珍珠島,狼島,三指島,電磁島等等。三指島是可可取的,她說這島上三座山峰像人的三個手指一樣。
李誠覺得都不好聽,推薦自己取的冰火島作為名字。按他的說法,這島在他們發現時荒無人煙,他和幾個女孩子之間有火熱的情誼,與這冰冷荒涼的荒島成了鮮明對比,取名冰火島很貼切。
其實李誠借鑒了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張翠山和殷素素被金毛獅王逼得逃到的火山島的情節,那島就就冰火島。李誠覺得他們的經曆有些相似,好像是那章節情景的放大版。
幾女聽了李誠的解說,很有同感,可可大為驚歎:“真是這樣呢,紫煙姐還在島上生了孩子,當時好危險的呢。”蘇紫煙想起以前在海島上的經曆看向李誠的眼神都溫柔了許多。
眾人一致同意孤島名稱為冰火島,列入華夏版圖。李誠將這意思告訴了王申。王申以後帶人考察海島,作報告時總要有個名字,他采訥了李誠的意見。
2014年2月20日早上天剛亮,李誠站在貨輪上看到了冰火島的輪廓,駛得近了看到海島周圍有七八艘貨輪正在卸貨。李誠變戲法一樣在船頭的一個木箱中拿出一掛鞕炮還有幾個花炮在船頭放了起來。響聲震耳欲聾,船上的人被嚇了一跳,幾個孩子被嚇得哇哇大哭起來。李誠哈哈大笑,一點都不以為意,這事兒不能在冰火島上做,外海的貨輪上是最好的地方了,好好炸一下,動靜越大越興旺。
聽到鞕炮聲,島上的人都跑到沙灘上來了。船上的人待花炮炸完,全湧到船頭向著沙灘上的人們又跳又叫。李誠也不例外,雖然沒有陽光,那光頭在眾人中很是奪人眼球。
冰火島太靠近日本了,海島上空漫天飛舞的火山灰特別濃密,整個島像被潑了一層墨一樣,沙灘上的人們衣服都是同一種顏色。楊敏儀心裏嘀咕道:到這兒避難真是明智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