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分裂的地球(1 / 2)

冰火島慢慢恢複了平靜,受損的船隻正在經過改裝,變身為魚船。海島公路和防波堤暫時沒有建築材料維修,隻能以後再做了。海島左側大壩後,挖掘機夜以繼日地工作著,準備把此處改建成一個小型水庫。以後這裏興修住舍後,飲水就方便很多。

山穀裏麵挖出來的岩石,用來加高大壩,再將通往盆地的小徑堵起來,形成一個封閉的水庫。水庫依著地勢而建,沒有改變多少地貌。

經過這次災難,島上的每個人心靈受到前所未有的震動,對冰火島的熱愛直線上升。人們建設冰火島更加狂熱,自發地收拾海灘,整理破碎的耕地,喂養牲畜,打理菜地和麥苗,出海捕魚,大家分工合作,每個人好像都有忙不完的事,不再需要李誠浪費口水來鼓動。

經過這次災難,李誠開始設想在左右兩側山上建造避難所,把山路修成台階,方便眾人上下山。更大的工程是,左側和右側的兩座山,從山腳到山腰建造纜車,到時就更加方便了。

風力發電設備經過搶修,現在發電很穩定,通迅設備巳修複,不知為什麼,和大陸和台灣還是聯係不上。冰火島在太平洋中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島上的科研人員很是不解,這片海域肯定有不為人知的秘密,但是他們找不到原因。

一個月後,王申坐著軍艦帶著幾條滿載物質的運輸船來到冰火島。李誠和眾人見到王申,都有再世為人的感覺,大家坐定後,都迫不及待地了解對方在這場大災難發生時的境況。

待海嘯稍稍平息後,王申第一時間派遣軍艦到這片海域尋找李誠他們。但是這麼大的一個島嶼好像平空消失了一樣,到處都找不到它的蹤跡。他曾絕望地猜測冰火島巳沉入海底了。家人全在島上,台灣就隻有他一個人在,每天眺望黑沉沉的大海,那種恐懼和孤獨感無時不在侵襲他的心靈。不是王申對李誠和冰火島沒信心,而是這場災難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測。

這次全球大地震,影響深遠。首先是美國黃石火山大爆發,隨後美洲板塊與太平洋和大西大洋板塊連接處引發大地震,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底超級火山又被地震引發。如此循環下去,全球各個板塊交接處連續爆發9級以上超級地震,整個星球像個破碎了的石球。

亞歐大陸有了巨大改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斷裂,印度洋海水灌了進來,形成了一片新的海域。印度成了一個島國,和華夏隔海相望,和華夏暫時沒有了陸地領土爭端,而巴基斯坦成了華夏的飛地。

其它大陸也麵目全非,非洲大陸和亞歐大陸之間巳是一片汪洋,南北極冰川受地震影響,大麵積崩塌,造成海平麵急劇上升,俄羅斯及澳大利亞大陸麵積嚴重縮水,而日本在北太平洋僅存的北海道全部沉入海底,南朝鮮大部分被海水淹沒,南北朝鮮正在進行大融合,不同的的政見和社會製度不得不給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讓步。

華夏也難逃惡運,整個台灣島除了中央山脈這些高山外,東西兩側的平原地帶,像被狗舔過的骨頭一樣被海嘯洗劫一空,最富饒的西部平原大都被海水淹沒。大陸東部麵臨太平洋的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很多地區被淹形成了沿海群島。

華夏地貌最大的改變是在西部。大地震使得整個印度半島脫離了亞歐大陸,印度洋海水把雅魯藏布大峽穀和雅魯藏布江連接在一起,這片區域除了南迦巴瓦峰依然聳立,其它地區巳完成塌陷成了一片汪洋,華夏西部有了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