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在擴大了好幾倍的長江中前行。一路上大雪飛舞人們都躲在船艙裏取暖,隻有李誠站在船頭默默地注視著兩岸的殘垣斷壁。
華夏太祖曾經作過一首詞: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現在不隻長城內外,整個華夏都被冰雪覆蓋,風景不再是當時那般美好,反倒有些淒涼。同樣是冰天雪地,那時老人家心中可能充滿了希望,和現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老人家還在,看到此情此景,不知會作何感想。
華夏中東部的水患慢慢得到控製,很多地勢高一點的地區重修起了聚居地,在晚上,那些星星點點的燈火,使得李誠和船上的人溫暖了不少。隻要有這些火種存在,華夏大陸總有一天還會像以前那樣燈火輝煌,希望老天能多垂憐這些華夏子孫。
船隊經過一些聚居地的時候,岸上的人們敲鑼打鼓希望船隊能停下來,給他們一些物資。看著岸上黑壓壓的人群,李誠心裏像埋了一堵牆,有些喘不過氣來,自己都分不清是傷感還是失落還是慶幸。到了以前幫他們推船的安民台,李誠把船停了下來,給岸上的人分了一部分糧食和蔬菜。
岸上的人可能苦怕了,有的家庭失去了丈夫,有的失去了妻子,有的失去了雙親成了孤兒,看到的李誠的船隊到來,都想跟著他走。李誠不是耶穌基督也不是佛祖,他決定不了誰留下誰跟他走,把這些交給楊箏去辦。楊箏頭搖得像撥浪鼓,什麼事都可以幫他就這事她無能為力。
李誠實在不能狠心離開,收留了些沒了家的孤兒和失去父親生活上沒有依靠的母子,其它人照顧不上,離開的時候又免不了一番哭泣。
船上擠滿了人,這麼冷的天,船艙裏倒是暖和得很,李誠看到人多空氣不好,多搞了幾台換氣扇保持空氣流通。楊箏看到他坐在船頭悶悶不樂,以為他還在想著岸上的人,挽著他的胳膊道:“哥,你也別太擔心了,國家會照顧他們的了。”李誠苦笑道:“我哪有這閑心啊,我是擔心一下子帶了這麼多人去冰火島,以後怎麼辦才好呢。”
楊箏寬解道:“哥,不要緊的,到時沒有吃的,我們打魚吃都能度日。再說了國家對冰火島投入這麼大,應該不會放任不管的。”這小妮子精得很,她倒放得開。李誠經她一說也寬慰了不少,車到山前必有路,這麼多人是個負擔,安排得好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氣溫越來越低,船隊行駛非常緩慢,李誠他們的船還好,幾艘軍艦和補給船吃水太深,行駛很困難。河道兩側結了冰,隻有中間部分能通過,有些河段還有一些破損的船隻和從陸地上衝來的雜物橫在江麵,沒人清理造成阻塞。船隊遇到障礙隻得繞行,實在不行,隻能空降工兵打通河道,這樣一來耽誤了不少時間。
這次來大陸,李誠隻見到重慶和長江河道沿途景像,華夏其它地方的情況根本就不了解,也沒有途徑去了解,想來也好不到哪兒去。現在大陸交通大多巳中斷,河道沿岸的人們大災時損失慘重,現在得到的救助機會也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