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爭鬥(1 / 2)

且說昆侖,自古便是天之下都,乃世人修身立命之所,天下玄門正宗。

曾有言: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

此山層巒疊嶂,延綿數千裏之地。

高聳入雲,如一隻直插雲霄的天筆。從山下仰望,隻覺此座大山,真乃山之鼻祖,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

古時,甚有流言蜚語,說昆侖乃是帝之花園,由神陸吾司之。

其實,莫不是子虛烏有,憑空捏造。

但“昆侖”山,風景秀麗,景色宜人,譬如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倒是不遑其詞。

其間多有禦劍飛行之仙人,常馭仙劍縱橫天際,上輔聖君,下扶黎民,為山下世人稱頌。

久而久之,昆侖之名無出其右。盛傳之下,倒是激得許多世外高人,親赴“昆侖”,探索天之奧秘,道之無情。

可不想此地常年高寒,又苦無洞府、落座攀談佳處,實難平心靜氣,堪悟大道。

想及與此,遂由昆侖古之先賢,開山立派於此。借以尋一安生、論道之所。

其後廣收門徒,與天下奇人居士,一窺天機。

千百年來,單隻昆侖一派,就湧現出許許多多,令得玄界眾人無不欽敬之英雄。

……

在許多年後的某一天,於昆侖一處名為飛瀑霞的麗景處,懸崖絕壁,飛雲瀑流。

忽見長空如洗,一條寬如百丈白帶的瀑布,沿著懸崖,飛下三千尺距,嘩嘩流水,震耳欲聾。

轟隆隆響聲不絕,頂頭初生之太陽折射雲際,漫天雲霞,好不淒美……

天空紅顏下擺白綾,端的是一處不可多得之麗景,頗受昆侖本土之士愛憐。

其中有一人名為無名子,乃昆侖前掌門。因他頗喜此地,竟將瀑流對麵,堅如鐵石之高山,一劍攔腰截去。

至此,在麗景飛瀑霞的對首,便有一處名為瞻圓台之觀景處。

此台頗大,直徑約莫三百丈,環圓,凸石密布,其中多為矮石居中,供人蹲坐休憩之用。

就在此時,單隻有著兩小兒,約莫十二三歲大小,一人劍眉星目,麵露剛毅,身穿一身小棉襖,雙手橫搭在圓石邊緣的柵欄上,嘴裏吹著唏噓口號。

另一人則長的眉清目秀,麵上帶著經年不散的愁容,兩眼夾雜著仇恨。蹲坐在矮石墩處,望著飛瀑麗景發呆。

兩小兒雖年紀相若,但不知為何彼此看對方卻極不順眼,放佛天生的勁敵。兩人一站一坐離得好遠,像是在等著什麼大人物的到來,百般無聊隻得以觀景取樂。

又這樣過了一會,孤孤單單,兩人皆有了些許寂寥。這其中最是耐不住寂寞的棉襖小兒,不自覺轉頭問道:“哎,你叫什麼名字?”

清秀少年側目斜視,傲道:“你、打聽別人姓名前,當先報自己名頭,這你都不知嗎?”

“我叫白戰,你呢?”少年不以為忤,露出陽光般的微笑說。

“我憑什麼要告訴你,你少來煩我。”清秀少年不知為什麼,在見到對方陽光般的笑容時,竟有了一絲怒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