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暴子之亂前,鐵佛塘到處都擠滿人,那才叫繁榮,現在人比過去少多了。
為了采辦生活油鹽醬醋,大家從十裏八裏開外趕來,大多數人穿著厚厚的棉衣,外麵罩著麻布做的短卦,腳上穿著布鞋。
雖然破破爛爛的,很多打了補丁,但非常整潔,有的更是洗白了,可以看出大家非常將衛生,看得出大家非常節儉。
這之中也有一些穿得非常考究的生意人,他們大多數是讀書人、生意人,以顯示自己身份地位。
在洪武年間生意人是不能夠穿綾羅綢緞的,但到了明朝中葉之後,很少人再計較這些了。
街麵上到處都是人,在狹隘之處人群也會擁擠在一起。
一些老人感歎,大家劫後餘生,土暴子在的時候大家提心吊膽,現在可好,官軍光複縣城,現在方圓四五十裏沒有土暴子蹤跡,大家現在不像過去那樣恐懼了;。
現在雖然比過去好多了,但老百姓也不時一點都不擔心,大家最擔心的就是拉雜役,五前總兵劉佳胤率部路過鐵佛塘,硬是逼著裏長拉了5個壯丁幫忙拉軍糧什麼的。
那可是生離死別的場麵,父母苦喊著叫喚兒子的名,兒子腿跪在地上不想離開。
但現在民眾好像忘記當日場景,雖然有的還竊竊私語,但現在是臘月,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可不想再提這種晦事。
場口裏麵到處塞滿著嘈雜的人群,街中飯店旁邊有賣藝的,高聲吆喝的,大家圍著圈子看大家表演,表演不錯的高聲叫喊著鼓掌,也在這時一個姑娘拿著一個精致飯碗走到眾人前麵,低聲央求著,也不強逼大家,大方的逃出幾枚銅錢叮叮當當的落在碗裏麵。
場口到處都是擺攤的,大家按照所賣東西自覺的分為幾個大類,然後在籮筐、背簍上麵展示著自己的貨物,與過往人群聲交流著。
買賣完成之後,需要稱重的用買主的稱,如果感覺不太準的,場中有一個公稱,大家付上兩枚銅錢之後使用公家稱稱重。
街麵上什麼東西都有,有買雞鴨魚的,有買雞蛋鴨蛋的,有豬肉的,有賣各種農業雜糧的,還有賣各種農具、菜刀,砍刀什麼的。
那些賣農具、菜刀砍刀與各種生活用品的很多都是祖傳的,非常注重信譽,本鎮王鐵匠打造的菜刀砍刀那是遠近聞名,很多人專門跑到鐵佛塘前來購買。
大家日常買賣主要使用銅錢,有的商人脖子上竟然將著幾吊銅錢,來回與大家討價還價,成交的就解開繩索取出銅錢交付給大家。
場中也有使用碎銀的,非常麻煩,大家需要看碎銀成色,有的拿在手中掂量一番,報出數字,如果雙方有出入的再用稱稱重,然後換算成銅錢交付。
但民眾常常抱怨一些店鋪老板非常刻薄,若是看到對方是外地人常常瞞稱。
楊軒購買一點東西,使用碎銀,本來約錢分的碎銀,店家看對方憨厚老實,硬不到錢,稱重時再使用了一點手段剛好錢。
店家一個勁抱怨不老實,不足錢的碎銀竟然口口聲聲過錢。
連看了十餘家店鋪,每家店鋪都擠滿了人,大家高聲叫喊著,店主忙得滿頭大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