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建房子,打基礎(2 / 2)

如果你們的國家如同我們中國一樣富強、文明,我將鼓勵雙方平等、自由的交流。

但,但在這之前,你可要向大家證明你們國家的實力啊。”

聽如此一,場中眾人出一陣陣爽朗的笑聲,雖然西方人擅長火器,雖然西洋人擅長一些玩意,但與中國比較,那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進入中國以來,雖然國人頗為友好,但大家還是認為中國人是這個世界最富強的一個國家,大家對西洋人製造的火器,一些玩意雖然非常佩服,但士大夫大多數人認為那不過是一些玩意而瞧不上眼。

現在聽楊軒如此一,安思文顯得非常鎮定,拱了拱手道:“大人,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明家,你明的自行車,三輪車令人歎為觀止,不要任何驅動力,人隻要不停踩踏就行動自如。

大人,可以毫不誇張的你是當代最偉大的明家。”

楊軒尷尬的笑了笑,然後揚起頭笑道:“安先生,有什麼直吧,謙受益滿招損,這自行車三輪車雖然不錯,但遠未到完善的地步,你有什麼建議不妨,隻要有道理我想我會采納的。”

安思文搖了搖頭道:“大人,我剛才了大人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明家,我當然不能做到如大人這樣行動自如的自行車、三輪車。

但大人,在我們老家有一種馬車,用兩匹馬可以拉8擔的貨物(1擔15斤),在寬敞驛道上日行一百五十裏,若沒日沒夜的走,一一夜可以走5裏。”

楊軒身體前傾,內心頗感興趣,正如最初所那樣,這行軍打仗最困難的就是糧食輜重運輸,古代完全依靠肩挑背扛運輸軍糧,一個人需要三個人補給,如此還隻能夠補給三十多。

現在雖然將水軍作為大軍糧道,方便長途運輸,但中短途運輸也頗為艱難。

自己引以為傲的三輪車運輸量不過擔,拚命踩踏一也不過七八十裏,想不到對方居然還有比三輪車更好的運輸工具,隻要稍稍想一想就讓人神往。

楊軒笑道:“安先生,若,若你能夠製造出來,能夠讓大家心服口服,我就認為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明家,我就任命你為主事,如何?”

安思文搖了搖頭道:“大人,這個東西在我的家鄉早有了,是我們先民明的,如果最偉大明家,這個先民算,但在下不算啊。”

旁邊眾人一聽,有人為楊軒擔心,這洋人擅長邪術,若真的有這個不是吃大虧了。

而楊軒則抱著玩耍的心態,一再逼迫對方,要其製造一輛,到時候比試比試。

安思文趁機大提要求,要委派最好的木匠,最好鐵匠,最好騎士。

楊軒一一允諾,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親自為其挑選匠人,非常大度。

見兩人走後,錢邦芑拱手道:“大人,我看這兩個洋人一個個誌得意滿,信心十足,看起來有十足的把握。

大人,要不卑職找人使一些手腳,不能如何也不能輸給洋人。”

看著往日道貌岸然的按察使,軍中監軍甚至出這樣的話,看周圍其他的連聲稱是,楊軒笑道:“你們啊,輸贏觀念有什麼,輸就輸,贏就是贏,這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若我輸了,大家能夠現西洋人馬車技術,這,這不是太好嗎?

就像他們所一輛兩匹馬拉運的馬車可以運8擔,白可以走15裏,一一夜可以走5裏,如果這樣列裝軍中,我們就更不需要從地方征什麼勞役了。

別的不,就拿大家親身經曆的來,過去大隊人馬行軍每最多三十裏,現在有了有三輪車、自行車,我們可以將輜重放在三輪車上,每可以輕鬆走上五十裏。

若對方能夠有更好的馬車,就像洋人所那樣,驛道上全都是運輸糧草輜重的車輛,這樣行軍打仗我們不需要征勞役,我們可以減輕兵丁負擔,我們增加部隊機動性。

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們應該感謝洋人啊。告訴這幾個匠人師傅要好好跟人家學,若真的學到真本事,到時少不了獎勵的。”

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但很多人還是頗不甘心。

諸葛武侯明的木車牛馬到底如何大家不知道,但楊軒明的三輪車、自行車可是大大方便行軍,為士民所稱道。

現在若洋人有更厲害的東西,要輕鬆接受那可不是一件厲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