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義勇軍東征鬧得沸沸揚揚,湘西鄂西數省一日數驚,就是遠在數千裏之外的滿清朝廷也陷入其中。
早在當年四釧之敗、漢中之敗以後,連戰連敗,清廷內部陷入一場一場大辯論。
一些朝臣認為義勇軍聲勢浩大,不可力抗,且南方山道交錯,水網密布,再加上氣候炎熱,非常不適合滿清八旗作戰。
義勇軍連戰連勝,除了出色戰場指揮與強大實力之外,主要因為南方地形不適合滿蒙八旗作戰。
當日順慶城下丘陵密布,河流交錯,再加上順慶城三麵環水韃子騎兵難以有效展開,戰場上騎兵難以衝起來,如此方為義勇軍所敗,打破韃子不可戰勝的神話。
在接下來發動的漢中之戰韃子雖然再次失敗,但情形好多了。貝勒尼堪收攏新敗之師駐防漢中,與義勇軍得勝之師相遇,曾一度擊垮第協,最後隻是因為義勇軍援兵殺到,雙方陷入死戰如此方敗下陣來。
麵對外麵紛紛擾擾,滿清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顯得心不甘情不願的,當年諸葛亮何等英雄都被魏國困在西蜀不能進入中原半步。
現在滿清控製疆土遠多於曆史上的魏國,如果就這樣放棄湘、粵、桂、贛、川、滇、黔數省,放棄一統中國的狂妄野心,這讓野心勃勃的多爾袞顯得心不甘情不願。(李定國兩厥名王之後,清廷出現這種論調)
但楊軒野心勃勃,以嶽飛自詡,誓言要匡複二京恢複華夏一統,現在要議和,即便滿清統一,對方也不會統一啊。
連戰連敗,清軍損兵折將,特別是滿洲正藍旗、滿洲鑲紅旗兩旗早已經折損大半,兵馬根本來不及補充,麵對義勇軍進攻捉襟見肘。
就在多爾袞一籌莫展之際,漢奸洪承疇、範文程、陳名夏等人進言,過去中原王朝采取以夷製夷方針,清廷完全可以照搬,采取以漢製漢的方略,那就是在南方戰場上重用漢臣,以化解當下困境。
洪承疇、範文程、陳名夏等人引經據典,在朝堂之上得頭頭是道。
當年南宋君臣逃亡到廣東新會崖山,滅掉南宋殘餘勢力的是大漢奸張洪範。
現在清廷有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四位漢族王爺,何不重用這些鐵杆漢奸,令其作為征討南明與義勇軍的主力?
除了這些大漢奸,滿清早已經建立漢軍八旗,一些將領過去曾經為明將,對南方也頗為熟悉,何不令其為先鋒?
在這種情況下,清廷改弦易轍,順治6年(公元1649年)多爾袞向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大漢奸頒布金冊金印,做出裂土封王的承諾,也就是將南明盤踞地盤分封給這些漢奸。
吳三桂實力最強,有5個佐領,被封為平西親王,許諾世守雲南之後,擴軍四萬,會同漢軍鑲藍旗固山額真李國瀚駐防關中,隨時伺機攻入西蜀,如同當年鄧艾、鍾會故事,蕩平西南。
三順王之一的孔有德兵強馬壯,改封為定南王,許諾世守廣西,所部擴充為兩萬,作為清軍先鋒直下廣西。
另外兩個三順王尚可喜、耿仲明實力稍遜,過去不過二十五個牛錄,擴充之後也不過萬人,難以單獨攻下一省,兩個人合兵一處,分別為委任為平南王、靖南王,以共同攻占廣東。
多爾袞信心滿滿,在朝堂之上顯得得意洋洋,認為滿清待漢臣甚厚,遠非元朝所可比擬,但誰想到這次東征義勇軍摧枯拉朽,清軍照樣喪師失地。
麵對如今局麵,多爾袞再次做出決定,那就像當年魏國防備蜀國一樣,防備今日義勇軍。
平西王吳三桂、平西大將軍李國瀚率領關寧兵馬駐防關中,防備義勇軍北伐。
再次委任叔父攝政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領滿蒙八旗駐軍荊州、武昌,防備義勇軍沿江而下,直取湖廣。
人在湖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定遠大將軍,率領滿洲鑲藍旗坐鎮湖南長(沙),以防備義勇軍兵出雲貴東征。(曆史上濟爾哈朗在1648年9月被封為定遠大將軍,公元1650年1月班師回朝,但因為義勇軍東征,南征未成功,其主力被牽製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