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彭南(2 / 3)

眾人進到客棧,隻見廳內那掌櫃的仍舊被綁著,卻早已被割斷頸部,血流遍地,那書生和兩個農人都不在了。

“哈哈哈哈,沒想竟然如此,也該是他們謀得巧!”智先笑道。

“誰謀得巧?”岑輝疑惑萬分。

“自然是那兩個農人,我本以為,他們是黎丞相安排的衛士,不曾想,我竟想錯了。”

“那他們是誰?”趙承問。

“想是被懸賞的江洋大盜吧,怪不得打鬥了許久,他們還要裝睡。那兩個被殺的鏢師才是黎丞相安排的護衛了。”智先大笑不止。“既然是他交趾國的事,那我們也不便多管吧。”

那書生像是被打發到二樓去了,不多時,他慢悠悠走下來,向眾人道謝。

“謝眾位,能讓我保存性命。”

“哪裏的話,自保罷了。”智先向他還禮。

“在下邕州黃師赴,將來若是有何需求,盡管吩咐便是。”黃師赴再拜。

“這書生好容易被騙,晃一晃便上樓去了。”趙承在岑輝耳邊小聲說。

“怕不是,想是為了遠離是非,順水推舟上去的。”岑輝說著。

“既是如此,便在此歇息了吧。”智先招呼眾人進臥房休息去了。這群人該死的死了,又沒人通風報信,看來今晚應不會再出什麼事故了。

眾人分好房間,都睡去了。浩源睡在智先身邊,智先抓著他的胳膊,想讓他不那麼驚慌,沒想不多時,浩源便沉沉睡去了。

“那張育德看來真是有些本事,把浩源教得如此。”智先心想。

二日清早,雨早已停了,山路被淤著的雨水弄得*****綠油油的樹葉上往下滴著晶瑩的水珠,初升的陽光把一切照得透亮。

書生作別眾人,先行上路了。智先四人向後趕著,半道上遇到了趕路的安德眾人。眾人見浩源無恙,都大喜起來。

山路雖難行,這群在泥地裏滾爬大的僚人漢子卻絲毫不在乎,反而脫掉了腳上的鞋,赤足踩踏在軟綿綿的泥土裏,反倒更加興奮了。

“昌發傷勢如何?”智先走到昌發身邊關切他。

“自然沒什麼大礙,這點小傷,沒幾天就好利索了。”昌發滿不在乎。

這群僚家的迎親隊滿身泥濘,倒不像是接親的了。他們在山道上行進著,仿佛心情都暢快了起來。

約莫走了大半日,到了下午時分,眾人來到一個小小的鎮子。

“彭南城到了!”昌發大笑。

“這彭南城說是個城市,怎的看起來和靖西也沒什麼區別。”智先有些好笑。

隻見那城市也主要由木頭房子組成,隻是城中央才有些石頭的建築,想是宗廟祠堂之類的地方了。彭南城四周都是山,貴河穿城而過,河上有些船家。

“河!”浩源興奮極了,他從未見過河的模樣,隻知道村口的那條小溪。

那河也不甚寬廣,倒是不淺,河水碧綠的,上邊飄著些荷葉,還有些蓮花的花苞。

“這河比起武勒的,卻也是小多了。”智先想著武勒那條寬廣的大河,暴雨時節,甚至開始波濤洶湧起來,河水泛黃,上麵飄著許多大樹和被衝散的房屋。

“阿爸說到了彭南,要先去置辦一些衣裳,再去找城裏黎家的人,他們會給我們安排舟楫。”智先對浩源說。

眾人到集市上買了些衣服,把身上早已肮髒不堪的褂子換下,又在貴河裏洗了臉和身子,頓時個個都精神起來了。

“各位都餓了吧,大家到集鎮上看看有什麼好吃的。”昌發招呼著眾人。

彭南城屬於交趾國北境的大城,是山路和水路的樞紐,也是僚人、交趾人、漢人的集散地。山間的山貨、漢地來的工藝品、南部平原的糧食,都在此集會。所以這個鎮子雖然不大,卻熱鬧無比。

“這裏的人也吃米粉啊。”趙承歎道。

米粉是八桂地區的人們熱愛的食物,用大米製成,將大米磨成米漿之後經過蒸煮,得到一片結拜細嫩的米皮,經過不同的切發,便得到各地不同的米粉。相傳米粉是秦始皇南開五嶺之時發明的,北方人懷念麵條,而到了瘴氣深重的南方異常思鄉,於是便照著麵條的樣子製了米粉,不想千年以來傳遍嶺南各地。靖西僚人和漢人一般在逢年過節之時才做米粉,一來大米珍貴,二來米粉製好後不耐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