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集市(3 / 3)

不多時,南丞相便帶著數人走進廳室中。

“老夫還沒來得及恭喜黎丞相得此良婿啊。”南丞相笑容滿麵。

黎甲也擠出幾絲笑容,恭敬地迎接他,讓他坐下。

“不知南丞相今日到此有何指教?”

“瞧你說的,國中好久不見此等喜事,自然是來幫忙打點了。若是這陪嫁的禮物缺失了什麼,豈不是丟了我們交趾國的麵子?”他故意加重了“交趾國”三個字,像是故意對黎甲強調。

“那麼,南丞相是想?”

“我已向皇上請示。”南丞相頓了頓,像是年邁力衰了。“我族裏有個小侄女,今年方巧一十四歲,未曾婚配,就當做彭順公主的陪嫁吧。”

“這!”黎甲不禁皺眉,他本選好了鳳蓮的表妹作為陪嫁,將來若是能再與安德村裏的韋家人成婚,便又多了一層關係。沒想這南丞相思想竟如此縝密,連這事都要插一手。

“那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就如此安排便是。”黎甲說完,陷入了思考。“不對!這似乎又是皇上的想法,他本就精通帝王製衡之術,看來是想不讓我一人占了這層關係。”

“既然如此,我也命人運了些陪嫁的禮物到皇宮裏,等接親那天一起搬去就是。”說完,南丞相又與黎甲客套了幾句,便告退了。

黎甲深深陷入了思考,他感覺這個朝堂裏血腥的氣味越來越濃重了。似乎高高在上的皇帝一聲令下,亮堂的大殿便會成為血流成河的地獄。

僚人本是不信佛的,但交趾國由於靠近素可泰,佛教氣氛濃鬱,於是在黎甲建了一個小小的佛堂。每當黎甲心煩意亂之時,他便走到佛龕前念經定神。呢喃的念經聲蕩漾在黎家簡樸的院落裏,一牆之隔的大娘躺在床上,心中也跟著念著經文。

二娘則招呼著智先等人飲酒吃飯,她似乎特別熱情,笑靨如花,不住地給眾人倒酒,像是遠方親戚一般。

“姑爺以後可要經常到家裏看看啊,我們老爺可喜歡熱鬧了,你要把鳳蓮娶走了,我們家可就冷清多了。”她那張巧嘴不斷張合,吐出的字清晰且動聽。

“二娘放心,逢了大的年節我必會陪著鳳蓮一起來此探望眾親。”智先說罷,一口悶下了杯中的酒。

“瞧姑爺說的,這山路迢迢,來往極是不便,怎麼好意思勞煩。隻是別忘了此處還有我這個二娘,還有你的嶽丈、大娘就好了。”她又給智先倒上酒,像是定要灌醉他一般。

“也請二娘有時日便到我們安德走走!我們過節的時候可熱鬧咧。”昌發抓著一塊豬骨,正大口啃食。

“這......”二娘有些尷尬,成了婚的女子是不容許去其餘地方的,這些道理似乎僚人並不知曉。於是她換了一張笑臉,對著昌發說到:“我呀,這輩子隻能待在這京城裏了。倒是昌發,四處遊走的,怎的不娶了個姑娘安定下來?”

“嗨!我不是等著智先呢嘛。我娶妻又不挑揀的,歌會上找一個對的上眼的娶了便是。”昌發大手一揮。

“那要是你看上人家,人家卻心有所屬了,昌發豈不是要搶過來?”二娘嗬嗬直笑,卻不知似乎她也犯了些僚人的禁忌。

僚人可不是什麼粗野蠻族,搶親這樣的事情絕不可能發生,否則女方全族都會抄著柴刀上門討要。

“二娘可要保重身體,也替我好好照顧嶽父和大娘。”智先見有些尷尬,便轉換了話題。

“那是自然的啦,本就是我這作二娘的分內之事,姑爺不要操心了。”二娘笑眼盈盈,向眾人一拜,走到後廚吩咐下人添了幾個菜。

“阿哥,我們什麼時候回家?”浩源問。

“你才出來幾日,便想家了?”智先有些驚訝,若浩源那樣離不開安德,以後如何走山過河到四處聯結各部。

“浩源是買了好些東西,想帶回去給村裏的人了。”昌發故意看了一眼浩源,把一顆花生米塞進他的嘴裏。

“急不得,大約後日接了親就啟程,路上再盤桓幾日,就能到家裏了。”智先望著黎家低矮的房梁,忽然想到了自己家裏的那座大宅。

如今那座宅子的房梁上應該掛滿了紅布了吧,不知貼了多少紅紙?不知村裏的巫師有沒有到房裏做法?

他雖不日便要成親了,卻冷靜得如同平常。

“畢竟沒有見過新娘子吧。”他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