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紅薯出粉(1 / 2)

日子就這麼平穩的過了九月,入了十月,當趙有錢捧著新造出來的紙,獻寶一樣給孫思媛瞧的時候,孫思媛終於想起來一件被她遺忘的事。

“莊管家,我讓你打聽的紅薯,你打聽的怎麼樣了?”

莊管家紅著老臉,沒說話。這些日子,他可是盡心盡力任由這小夫妻折騰了,哪裏有功夫去打聽這個啊!

“我明兒就去問問。”莊管家這麼許諾。孫思媛撇撇嘴:“算了吧,我自個兒去問吧!”

打聽了一通後,孫思媛隻覺得心肝脾肺腎俱疼。當初在太平縣見到的紅薯,一坑一眼的種植,雖然打壟不是太高,但也有地球種植的雛形,沒想到這京城的紅薯,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她卻不知道,太平縣的紅薯種植,是受了通州縣人的啟發,說到底還是因為她的關係。至於以前太平縣人的紅薯種植方式,不提也罷……

京城的紅薯,畝產隻有七八百斤,孫思媛默默在心裏計算:紅薯出粉率大概是四分之一,這樣算下來一畝地隻有一兩百斤粉,這個世界隻能純手工磨粉和做粉絲,按照這個斤兩,這一斤粉絲的成本得多少錢啊!

想想華夏大地動輒兩三千斤的畝產,孫思媛覺得她又想包地種紅薯了……

雖然隻有七八百斤的畝產,但紅薯相比較小麥、稻子已經算是“高產”作物了,價格也相對便宜些,不到兩文錢一斤,孫思媛一口氣買了三千斤的紅薯,都堆在趙有錢新蓋的“廠房”裏。

三千斤根本算不了多少,可把莊管家給心疼死了,他覺得孫思媛就在糟蹋錢,三千斤的紅薯,得吃到什麼時候啊,吃不完就得凍壞了吧!

廠房和醬油作坊是連起來的,中間還圈了一大塊空地。孫思媛就在空地上建了個池子,扯了防水的布放在池子裏,租借了一個大石磨就開工了。

醬油作坊的四個人還是比較清閑的,完全可以直接使喚,孫思媛就當個小監工,指揮那四人和莊管家一起幹活。

大石磨不是平常人家的家用石磨,是從大磨坊租借,靠著四條驢同時發力,拉起來的大石磨。孫思媛指揮著人把紅薯洗幹淨,切成小塊投進石磨孔裏磨。被磨碎的紅薯渣粉水就淌下來,再把這些磨好的渣粉倒進特意訂做的吊網裏,混著水慢慢抖動,細粉水流進池子裏,剩下的粗渣就倒在一邊。

幾個人忙活了一天,也就弄了一千斤,池子也滿了。孫思媛無奈,隻能讓大家休息,第二天接著弄。

第二天,經過一夜的沉澱,池子裏的粉已經沉底,上麵全是稍帶顏色的水,把水放掉,孫思媛繼續前一天的勞作。

忙了三四天,終於把三千斤紅薯全磨完了,還了石磨和驢,孫思媛就開始曬粉麵了。

先把地打掃的幹淨,在地上鋪了一層麥稈,然後才鋪上幹淨的防水布。把池子裏的麵粉塊掰開,曬在布上,就等著它幹了之後變成粉了。

大家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裏都是十分驚訝的,驚訝孫思媛如何能想出這樣的點子製粉。孫思媛對於這些倒沒什麼感覺,她隻覺得工業不發達就是不好,地球塑料布便宜又好用,這個世界買的這個防水布,也不知怎麼做的,實際上還漏水,卻賣的非常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