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1章 醫道繁雜(1 / 2)

皇後有些幽怨的看了孫思媛一眼,直教孫思媛很羞愧:唉,不會說話呀,這可怎麼辦呀!

不敢直視皇後娘娘的眼神,孫思媛左顧右盼,瞥到了放在桌上的帽子,忙不迭的拿過來,遞給皇後:“皇後娘娘,快給皇上戴上吧。”

蠢啊!莊管家在心裏罵孫思媛,沒看皇上頭頂挽著發髻呢……

皇後娘娘把帽子往皇帝頭上一戴,那帽子就被發髻撐起來了……

“額……嗬嗬……”孫思媛幹笑,有錢的頭發短,被他紮在腦後,戴這個帽子很容易,可皇帝這發型……

皇後也很尷尬,又把帽子給取下來,她實在是亂了心神,才會鬧出這樣的笑話。

皇帝被這一個帽子弄的麵上有些掛不住,莊管家可貼心呢,一察覺出來,立馬出聲轉移話題。

“皇上,您駕臨此處,是有什麼吩咐嗎?”腰彎的恰到好處,態度恭敬、言辭誠懇。

皇帝借機從之前的尷尬境地中脫離,看向孫思媛:“思媛,我這次來,是有一事相求。”

“哎呀皇上您可別這麼說話,哪敢讓您求啊,您有事兒說事兒,能辦到我一定辦。”孫思媛忙表態。

“我新溪國醫術不顯,許多地方缺醫少藥,富人生病得治,窮人生病……許多是熬不過去的,聽說有些京城的尋常病症,在別處卻能要人命,更何況像枉死症這樣無藥可醫的病症。這宮中太醫院的眾人收治滿京城的病患,但別處,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皇上,敢問太醫院太醫可帶徒弟?”孫思媛發問。

“自然,每人都要帶兩位徒弟。”皇帝如此答複。

“皇上。”孫思媛不解,“皇上既然想的出‘皇家學堂’,為何卻不能開醫學院呢?一人帶兩位徒弟,想要惠及他處,自然是有心無力,但若是每人帶二十位呢?每人帶兩百位呢?太醫學生桃李天下。何愁杏林不成?”

皇帝不知杏林的典故,但孫思媛的意思他聽明白了,出言反駁:“醫道複雜,學之不易。十年方能參與問診,二十年才得自立門戶,期間都是要跟在師傅身邊學習的,太醫還要為人治病,哪有時間帶許多徒弟?”

哎呦喂。您是不知道地球的醫學院,每年要出來多少個醫生哦……

雖說人家出來一樣也要見習、實習,熬許久才能真正行醫,但是人家那一個班多少人?一屆畢業生多少人?

“醫書”。念咒語一般念出這倆字,孫思媛雙手接住憑空出現的醫書。

“皇上,您還記得這本書嗎?當日皇後娘娘生病,我就是從這書中找出治病之法。”把書遞給皇帝,皇帝接過去嘩啦啦翻了幾下,一個字不認識……

“皇上,這書來自月神統治的東方世界。在那裏,人們把醫學知識寫在書上,學醫的學子如同上學堂一般,人手一本書,先生在上頭教,學生在底下學。將病理藥理都記在心裏,時常在去參觀真正的醫生治病,如此積累經驗。術業有專攻,每位先生教不同的知識,譬如診脈。譬如針灸,學生互相練習,互相交流。如此一來,效率提高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