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時間,中間發生了許多事,自然不僅僅是繆晾晾幾人講述的那麼多。
從趙有錢那兒,孫思媛知道,在西江幹涸之後,西江省百萬人民奔向周邊各地討生活,後來,西江省一直滴雨不落,全省生機斷絕,恍如絕境。那個關於“君王不仁”的說法,在有心人的推動下愈演愈烈,最後有人借勢揭竿而起,動蕩了好一陣子。
皇帝恩威並施,用了一年時間平亂,可有不少亂民或士兵,以及無辜百姓,就此斷送了性命。後來,好不容易西江省那邊穩住了,北疆卻出了問題,那邊的目木族聯合義光族,攻打北疆的城鎮。
據說,起先是因為目木族和義光族那邊糧食減產,沒吃的,可戰事膠著了一年,目木族那邊糧食大豐收,也沒見他們退兵。
“還不是,找著借口,動員大家出戰麼!”孫思媛聽趙有錢說起這事,滿是不屑。這種事啥時候都有,擱哪兒都發生過,還不是上位者,為了自己的私欲,拿平民百姓的生死做賭注,想要開疆拓土。
倘若成功,史書記一筆光輝事跡,卻不知,那光輝榮耀之下,幾多白骨,幾多冤魂……
便是那揭竿而起的新溪國人,不也為了那一個顯榮尊貴的虛名,就要葬送許多大好年華的人麼!
“你呀……”趙有錢摸摸孫思媛的腦袋,沒說話。便是他自己,也曾有宰執天下的妄想,不過是因為孫思媛,才放下了。
可是,此時他們身處京城,安穩無憂,北疆的人卻深陷戰火。他想……
“思媛,我想去北疆。”趙有錢說了出來。
“不行!”孫思媛猛然盯著趙有錢:“我不許你去!”
即便我心懷天下,惦念世人的安危生死,我也不許你去戰場。那兒,是動輒流血死人的地方,死神永遠在那兒縈繞。而今,沒有了萬能的靈泉水,我不敢說保證你的性命無憂。那麼,我自然要把你留在最安全的地方!
我自私,因為我隻在乎你。
趙有錢見孫思媛如此行為,沒有再多說,罷了,北疆戰將眾多,也不缺他一個。
卻不想,八月一,北疆傳來急報,目木族聯絡上了麻衣部。已經連破新溪國九城!
頓時,朝野震動。
皇帝收到戰報後,與眾大臣連夜商議,最後決定:禦駕親征。
這個決定,再次讓朝臣震驚。大家紛紛勸慰,自古以來,但凡禦駕親征,要麼是君王偏愛江山,力求開疆拓土,成百世功業;要麼是他國來犯。無可阻擋,皇帝身先士卒,振奮軍心。可不論如何,都沒有像如今皇帝這樣。下無兒孫,旁無兄弟的,但凡皇帝不幸戰死沙場,那這新溪國,豈不是要亂了……
即便如此,皇帝一人一意孤行。他秘密留下一份詔書,倘若此去無歸,即由“韓王”趙有錢登基繼位!他在意這大好江山,他願意用生命去守護。若是戰死沙場,當是命該如此!
卻不想,就在大家已然接受了皇帝即將禦駕親征這一事實的時候,皇帝卻病倒了。真叫一個“病來如山倒”,皇帝直接躺在了床上,就連站立,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