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春夏秋冬,江山北望 第216章 帝術(1 / 2)

皇帝取茶碗品了一口,微笑道:“你對科舉的做法,卻是頗為高明,也很有趣,會讓很多的貴族不能獲得了太多勢力,漢代以來獨尊儒道,三國後的魏晉又實行九品中正製,而你的做法,應該是想百家爭鳴。”

“也算不得百家爭鳴,臣隻是尊崇了天工開物,凡能工巧匠,臣就想給了官身,臣最反感讀書人不知五穀,不通百事,一個個迂腐的不能為民生出力,而臣的武舉之道,就是想將底層的軍武人才弄進了皇家勢力,凡能夠通過初試的士兵,日後多數能有機會成為王師。”陸七溫和道。

皇帝點頭,道:“你用層出不窮的新貴,削弱老貴族的勢力,確實是鞏固皇權的上策,比朕的禁軍分等要好的多,朕在禁軍將士裏拔選置立上軍,但結果卻是免不了被軍臣把持,而你的做法,卻是集結軍武精英歸屬各個王府之地,用皇家內府的財力給養,成為帝王家的真正私軍。”

“臣的做法是有私軍之意,但不會讓王府之軍比外朝軍力顯得尊貴,臣置立內廷,就是形成兩套朝廷互相的震懾和分權,就像是相鄰的州治,各管各的,但主官都向皇帝負責。”陸七回答道。

皇帝點頭,道:“天風,你的王府之地,包括異姓王嗎?”

“原本是不包括的,但趙普大人和幾十位大臣,強烈請求不許封王擁有太多私軍,請求實行勳俸製,臣就順勢采納了。”陸七微笑回答。

皇帝點頭,道:“你是應該奪了王臣的大半軍政,依地位給予勳俸和翊衛,不然對你的子孫統治會形成很大的不利。”

陸七點頭,皇帝又道:“朕知道趙普,對朕是有很大怨心的,當年他諫言國家轉入全麵內治,對軍隊實行文官監軍或者領軍,但朕卻是不想委屈的處於挨打境地,執意的北征燕國,結果朕不但無功而歸,還受了重傷險死,但朕不悔。”

陸七點頭,道:“不瞞陛下,臣也曾經想過,若是抉擇治國之道,是傾向李國主,還是傾向陛下,臣的抉擇是,不願讓了後人隻求苟安。”

皇帝看著陸七,溫和道:“所以你置立了內廷,建立兩套朝廷的統治,一套用於鞏固皇權,一套用於治國圖強。”

陸七想了一下點頭,皇帝微笑,道:“其實你建立內廷的做法,與你在河西的統治策略類同,不同的是,你在河西是借佛造勢,而內廷的作用是造神立勢,你是在打造自己的天子威權。”

陸七一怔,想了一下,淺笑道:“臣卻是沒有想的那麼多。”

皇帝道:“你的做法,會引起士大夫貴族的強烈不滿,因為你打破了士大夫和文人自傲的地位,不過你現在擁有強權和新貴軍威,而士大夫貴族卻是散沙狀態,一時形成不了能夠與你對抗的階層,若是等到新貴成為了根深的老貴,你的做法,就會阻力重重了。”

陸七點頭,道:“新貴若是與老貴有了合流之時,皇權就會弱勢了,那時觸動貴族的利益,會引發了激烈反彈。”

皇帝點頭,道:“朕就是你的前車之鑒,老虎養大了,那個都不敢了去動,你的那些諸王兄弟和親近屬下,日後反而會成了你的心腹之患,在情感上,顧慮上,都會讓你畏首畏尾。”

陸七點頭沒有說話,皇帝品了口茶,溫和道:“天風,你想讓熙謹入政事堂。”

陸七點頭,道:“熙謹很有才能,為人我也信得過,所以不想讓熙謹做了富貴閑王,以後可以入政事堂,再年長幾年就去江南做中都使相,若是陛下不反對,目前可以讓熙謹做開封府尹。”

皇帝點頭,道:“可以。”

陸七又道:“還有一事臣不好做,臣想處置了一個人。”

皇帝看了陸七,道:“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