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北部有州,其名為翼。
數萬年前,夏皇北征路徑一山,見雛鷹初翔,翅膀張合,風塵飛揚,頓有所感。
其後十數年,夏皇設九州,北部之州取名為翼,以戰鷹翱翔,翅膀張合之意。
翼州多山,其北部群山自古名為封魔,號稱十萬大山,幅員遼闊,人跡罕至,凶禽猛獸不計其數,天材地寶數不勝數。
何謂封魔山卻無人得知,民間傳說,於遠古神魔大戰,封大魔於木洲之北,以巨龜鎮壓,設封魔劍,封萬世不得超生!
封魔山一座奇山,高數千丈,峰巒疊張,怪石嶙峋,形似蛇頭,其名九陰山。相傳上古祖巫燭九陰留有遺脈,形似巨蟒,額生雙眼,可洞悉陰陽,有雙目開闔,晝夜變幻之能。
此時林風正滿臉愁容的盤腿坐在九陰山中一處洞府內,麵前一條百丈長的九陰蛇正懶洋洋的盤在地上打著盹。
林風白得一掌門頭銜,本滿心歡喜的隨鄧葉來此,打算借此詢問一些翠雲門情況,卻是得知這鄧葉與自己也無甚區別,他四歲時父母被仇家所害,他師父將其帶至此處,七年未曾出山,一切都是通過此處以前翠雲門的玉簡所知。
此山原為翠雲門禁地,門內長老等有功修士壽元將盡都會在此閉關,如無機緣便會壽終於此。三千年前,劍南天獨闖天魔山萬魔殿,從此一去不回,數年後魔宗大舉圍攻翠雲門,翠雲弟子雖奮勇抵抗,無奈寡不敵眾,死傷殆盡終被魔宗攻破。此處留守一些翠雲弟子乃先前犯錯,被罰在此思過,僥幸逃過一劫,當得知宗門被破為時已晚,多名弟子前去複仇,卻有去無回。
此後剩餘弟子為保留道統,便隱居在此山中,千年下來壽元耗盡,當年之人早已壽終。此處偏僻,人跡罕至,傳至鄧葉這一輩,居然隻剩一名弟子。
鄧葉的師父名叫明仁興,此時也已有三百歲高齡,此人一生孤寂,並未收徒,隻是隱居在此山中,七年前將鄧葉帶回,於鄧葉所述,明仁興與其父似乎早年相熟,具體情況明仁興並未透露,林風猜測明仁興之所以不提殺害鄧葉父母仇人之名,想必仇人勢大,恐鄧葉長大報仇白白送了性命,索性讓其不知,安安穩穩渡得一生,這應該也是鄧葉父母希望之意。
“……金靈珠乃翠雲門掌門宗印,繼承此珠者為翠雲門掌門,任何翠雲弟子不得違背——翠雲子”
望著鄧葉找出的一枚古簡所述,林風心生明悟,自己的綠色小劍原名叫做翠雲劍,翠雲子當年所悟得翠雲朝陽訣因每次晉級都會引來天雷,故將其改為翠雲正陽九訣,鄧葉修煉功法便是翠雲正陽九訣,此功法可以感知金靈珠,因此在見到林風那柄散射金芒的第一把翠雲劍後,才會果斷下拜。
於鄧葉所說,翠雲正陽九訣可將自身真氣凝結為翠雲劍,不過與林風不同的是,此訣隻能凝結一把翠雲劍,不似林風每次晉升都會多出一把。
原來當時劍南天不但將翠雲十三劍傳授於他,還將代表翠雲掌門的宗印金靈珠也一並交予他,且劍南天恐他修為太低,無法煉化金靈珠,直接將金靈珠與他的翠雲劍相融合,這樣既能掩人耳目保住金靈珠,還能提升翠雲劍的威力。
鄧葉盤腿坐在林風身邊,小孩子一臉的興奮之情,他在此山已七年之久,師父很少與他說話,終日翻看這些玉簡,今日居然見到同門,喜悅之情不言而喻。
“你師父去何處了?”
林風由古簡收回靈力,緩緩問道。
“回掌門師兄話,一年前有一人來此找師父,後來師父就隨那人一同離去,臨走時吩咐讓我守好此處禁地,任何人不得進入!”
鄧葉與林風攀談不多時便已熟絡起來,小孩子天性喜歡熱鬧,終於有人能與他說話很是開心。加之林風歲數也不大,鄧葉居然發明了一個掌門師兄的稱呼,林風心性隨和,也很是喜歡這粉雕玉琢般的小孩。
雖然鄧葉這孩子哪都挺好,就是心性太過簡單,完全沒有防人的想法,不過想來,鄧葉今年不過十一歲,平日也不與人接觸,自然沒有防人的小心思。不過這樣也好,任何宗門都希望門內弟子心思簡單,杜絕偷奸耍滑,朝三暮四之徒。
具鄧葉說,這七年除了師父明仁興,林風是第一個於此地所見之人,平日就連凶獸都很少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