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過年祭祖(2 / 2)

雞鴨魚肉,小半車堆的都是這些吃的,還有些幹果糕點之類的擺放在上麵,再就是兩個大紙包,打開一看是五套新衣,一個藍布麵的罩衫是阿文的,一個福字圖樣的暗紅對襟罩衫是羅奶奶的,剩下的三套,一個是雪青色的襖,另兩個也是罩衫,一綠一紅,顏色鮮豔。

還有兩匹布,都被紙包著,看不出麵料,直接被放到羅奶奶屋子裏去收著了,其他的筆墨紙硯幹果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也都被收到羅奶奶屋子裏了,幾個新陶罐被阿文喜得收到廚房去了。

東西都收拾好了,院子也被阿文打掃幹淨了,閉了門,三個人這才坐下吃飯,這頓飯比平時都還早些,吃了飯,也沒有馬上睡覺,羅奶奶問起了圖樣的事情。

羅清鳳把選出來的三個圖樣交給羅奶奶看了,羅奶奶皺著眉,把那個有荷花圖的挑了出來,換上了一個鯉魚的,“平平安安和五福擇壽也就罷了,百年好合實在太早了些,把這個魚躍龍門補上就可以了。”

荷花圖的是百年好合?羅清鳳紅了臉,她可沒有別的意思,純粹是不知道才挑錯了。

“往年你小,這祭祖的事曆來都是懵懂,今年你就跟著學,以後這家還得你來當,祭祖可是一年之中的大事,馬虎不得!”羅奶奶坐得板正,把祖宗來曆細細說來,不外是“先祖曾如何如何”的句式,教科書一樣。

羅清鳳一邊聽著一邊在桌案底下扳手指頭算著,那位曾經做了大官的祖宗,所謂書香世家出身的實在離自己太遙遠了,手指頭都扳下去六個了,才算到羅奶奶那一輩的人,這樣說來,那位祖宗是前朝還是前前朝的大官吧!

今年是元封六年,說起來皇帝的年號已經改了三回了,這個“元封”便是第三回的年號,用的時間也算是最長的了。

真不知道那些寫曆史的費不費勁兒,明明都是一個皇帝,偏偏她用了那麼多的年號,每用一次,底下的人也要跟著改口,後來有人圖省事,少不得就省略年號,直接說帝號紀年,每一任皇帝上位之後都會給自己一個稱號算作史稱,當今的這位便是和帝。

元封六年,便是和帝一十三年,前頭和帝還用過兩個年號,一個是“光年”,挺好一詞兒,隻用了四年便廢了,那一年旱災,有人說是“光年”的“光”字惹來的,於是便改了,成了“天初”,先不說這詞好不好,改了這個年號之後倒是安靜了好一陣兒,卻有禦史深究天初之稱不好,和帝是從母親手上順勢繼承下來的皇帝名位,並非開國皇帝,這個“天初”聽著便有那麼點兒目無尊長的意思。

禦史的奏章一上,和帝就改了年號,才用了三年的“天初”就這樣無疾而終,改成了現在的“元封”。為這事兒,和帝還得了一個“從諫如流”的美譽。

昏昏沉沉一夜好睡,等到第二天,便是掛起宗譜祭拜祖宗的日子了,阿文早早地把羅清鳳叫醒,洗漱之後在布襖外套上了那件正紅色的罩衫,還不到加冠的時候,便把粉黃藍三色編成的瓔珞夾雜在發中辮成一條辮子垂於腦後,銀環垂著菱形水晶戴上,水晶正垂在額前,成了額飾。

女子也有耳洞,卻不能戴環戴墜兒的,多半都是戴釘,顏色材質的不同代表的是身份地位的不同,平時裏可以不戴,但正式場合必須要戴,羅清鳳出生一月後就有一對耳釘,她的耳洞還是三歲時候紮的,一直沒戴過。

墨綠色的寶石低調不彰,才米粒大小,羅清鳳捏著這麼個小東西,暗想平時不戴是不是怕丟了,看著細碎,可價值也不少吧!

等到阿文拿出金項圈來,羅清鳳才有些相信自家祖上曾經富貴過的說法,這樣厚重的金項圈那可不是誰都能有的。

“姐兒把這些鑰匙收好,奶奶說以後這些東西都要姐兒自己掌管!”阿文把盒子扣上,把三把鑰匙給了羅清鳳。

羅清鳳點頭收了鑰匙,的確,自己的財產自己保管,別的不說,這個金項圈就值不少錢吧!

跟在羅奶奶後麵給祖宗上香祭拜,看著那張密密麻麻寫滿了人名的宗譜,羅清鳳覺得有些眼暈,就這樣把一個家族的振興大業背在身上,還真是稚嫩的雙肩扛不起來的,不知道自己那位母親大人是否是因為自知無法擔當重任無顏見祖宗,這才離家出走的啊?

PS:本月一天一更,不保證加更。謝謝大家支持!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