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蘅滿意地摸摸自家女兒的頭,接著女兒的話繼續說:“確實如此,黛兒可知道王家幺女拚著墮了名譽也要送女兒過來的原因嗎?琅琊王家,就偏偏缺了個琴藝師傅嗎?”稍微停頓了下,看著認真聽講的女兒,馮蘅繼續道:“不缺,誰家都會,王謝兩家子弟絕對不缺。我自問琴藝卓絕,卻也知天外有天。黛兒,怕是要變天了。”
一句“怕是要變天了”重重地敲擊黃黛的心髒!臥槽!這是要亂世的節奏,他們孤兒寡母的,這是要逼死人的節奏嗎?雖說並不知道到底要發生什麼,可是按照母親的說法,這什麼來學琴的小姐姐,分明就是來避難的好嗎?不然哪個閨閣小姐遠離父母兄弟三年,又不是犯了錯的旁係子女。
不過黃黛到底知道自己還是個五歲小兒,瞬間抬頭看了看豔陽高照的天空,有些懵懂地看著馮蘅。
#奧斯卡小金人#
馮蘅看著自家女兒懵懂的表情,亂世呢,她本就是亂世而來,南宋末年,家族傾軋,她有一個黃藥師帶他脫離苦海,而今五年平靜的生活讓她都喪失了一些直覺,忘記了這裏是東晉,並且還是不輸於南宋的亂世。
世族傾軋,皇族弱小,這四分五裂的政權,不過好在,江南還尚算安全。
希望她們母女能夠在這亂世安穩地生存下去吧,畢竟離真正的亂世到來,還有些時間,對於黛兒的教育工作,看來要抓緊了。
從那天母女談心開始,黃黛就發現自己的美人娘親對她的啟蒙工作更加注視了,具體表現為早上的認字時間延長了一個時辰,下午午睡後也不能出去找小夥伴去後山玩耍了,而是開始教授她琴藝。
黃黛欣然應允。
廢話,自家娘親琴藝大家,身為女兒的自己連琴都不會,簡直就是恥辱好嗎?
其實黃黛也不是不認識字,好歹她也是在現代上到高中的人,不是說高中是一個人知識最富裕的時候嘛,隻是古代的繁體和現代的簡體還是有些區別的,不過也不算特別難認。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她以前記性雖說也很不錯,可是似乎到了這裏,很多東西不用刻意記也還是會記得,隻是怕娘親擔心,所以才沒有說出口而已。(不用掩飾了,你家娘親已經都知道了)
知道自己來到了亂世之初,黃黛其實還是有些驚恐的,看著美人娘親有些憂愁的側臉,黃黛恨不得自己變成武俠小說裏飛簷走壁、飛葉傷人的武功高人,可惜……她的地心引力有些重,連一米都跳不高。
所以,在美人娘親加重了自己的課業之後,黃黛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反感,這倒是讓山長夫婦和王蘭有些意外,倒是馮蘅,欣慰地看著她,當天晚上還加了一個葷菜。
說到吃飯,黃黛覺得,東晉什麼的,口味要不要這麼清淡,除了水煮就是白灼什麼的,加點鹽已經頂天了,畢竟鹽是高級調味品,幸好自家娘親看著清風朗月,卻不喜歡這種原汁原味的烹飪方式。不過就是如此,也是喜食素的,葷菜,那得看自家娘親的心情。
日子緩緩地向前溜去,轉眼一年已經過去了。
啟蒙已經在半年前就已經結束了,黃黛也記住了那本書的全部內容,她表示每個字分開來念她都知道是什麼意思,組合起來……那是什麼鬼?
不過這些並不妨礙馮蘅的教授,《九陰真經》是什麼樣的書,她最了解,雖說她並不知道該如何修煉武功,不過讓黛兒能夠刻骨銘心地記住,萬一亂世到來她們失散,再萬一……要是……找到他們,也好有個憑證。
雖說,隻要看到黛兒的臉,相信見過藥師的人都該是能夠認出來的。
雖然,都是奢望。
早在小半年前就已經結束了認字工作,黃黛不得不感歎這一世的記憶力,她終於有了一種開了金手指的感覺,不過看著自己醜出的大字,瞬間……萎了。
黃黛當然是見過自家美人娘親的字的,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實在是太羨慕了,看看自己的字,虐心。
不過馮蘅並不在意,黛兒才堪堪六歲,字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況且練字,並不是一日練成的,時間,往往可以改變很多事情。
而此時,桃花島某處,一個玉雪可愛的小女孩正在努力寫著大字,手上還懸著沙袋,看那字帖,要是黃黛在這裏,肯定能夠認出來,那可不就是母親那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