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走罷,我不修啥勞什子的仙,要是再不走,我可要揍人了!”阿漠擔柴回家,還沒進門,就見到那手持拂塵的道士又站在他家院子跟前。
說起這事,還得提起三個月前,小河村忽然來了一個遊方道士,道士進了村,既不賣符又不卜卦,直接找到住在村東頭的何老漢一家,說要帶他家大兒阿漠去修仙。別說尋常人家連仙人住在哪兒也不知道,便是知道成仙的好處,何老漢夫婦倆就隻養下這個獨子,還指望著大兒日後養老送終,又如何肯叫兒子跟著這素不相識的道士去修仙呢。誰知這道士卻不死心,日日守在何老漢家門口,無論如何規勸也不中用,何家大兒走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惹得何家三口很是發愁。
今日,阿漠上山砍柴家來,又見這道士守在自家門口,憨厚老實的阿漠也動了怒氣,便朝著這道士大聲嚷嚷了兩句。
屋裏的何家大娘聽到外麵的動靜,她出來一看,不禁歎了一口氣,素日她也十分敬重神佛,隻是也不知這是從哪裏來的道士,一門心思的要帶她家大兒去修仙。
“仙人,我們一家不過都是尋常的莊戶人家,不巴望著孩子修道成仙,你行行好,就放過咱們家阿漠吧。”
顯然她這話不止說過一次,那道士呢,隻是一如往常的沉默不語,阿漠見此,衝著他瞪了兩眼,又對何大娘說道:“娘,你別跟他說了,咱們進屋。”
說罷,他挑著柴火進了院子,又‘啪’的一聲,重重將木門關上。
望著那關上的大門,道士臉上一絲表情也沒有,竟叫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說起這道士,正是數百年前需王山峰的主人天元大仙,隻因當日坐騎阿漠命數終了,被酆都判官崔震山勾走魂魄,天元大仙一怒之下追至酆都,與地府冥君秦廣大戰三日三夜,攪得地府十萬鬼魂啼哭不止,之後天元大仙被天帝降罪,處罰他日夜打掃昆侖山九萬九百九十九階通天路,直至五百年刑期結束,天元大仙方才自昆侖下山。
下山後,天元大仙連道場也不曾回,直接下凡四處尋找阿漠的轉世,隻可惜輾轉五百年,等天元大仙找到阿漠時,阿漠早已前事忘盡了,又如何還會記得天元大仙呢。
在天元大仙等在農家小院外麵時,從他的身後傳來一道聲音:“他什麼都不記得了,你便是守在這裏,也沒有絲毫用處。”
天元大仙回頭,隻見不遠處的柳樹下站著一個身穿白衣的男子,那男子乃是庇護人間的日遊神。當日天元大仙與冥君在酆都的那場大戰,日遊神自然猶記在心,不久前,他路過此地遇到天元大仙,原以為他早晚會放棄,誰知今日卻發現,天元大仙還守在此地不走。
天元大仙看了日遊神一眼,過了半晌,他才開口說道:“無妨,從此刻叫他記住我便是。”
日遊神盯著他看著了許久,最後不解的說道:“凡人不過區區幾十年的陽壽,轉眼間一碗孟婆湯飲下,又什麼都不記得了,這不是反倒惹你傷心。”
天元大仙目光微沉,當日他在莽山之中遇到阿漠,又馴服它成為自己的作騎,修仙清苦,千百年來唯有阿漠陪伴著自己,可惜就算如此,阿漠也終究逃不掉世道輪回,但就算明知阿漠會轉世投胎,他也情願始終尋覓他,否則心中那道缺口,無論如何也填不平。
“彼之砒霜,我之甘飴。”良久,天元大仙嘴裏才淡淡說出這幾個字。
日遊神見他一副執迷不悟的模樣,不禁疑惑不解,說道:“奇怪,現如今的世道,怎麼癡人一個比一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