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風雨“蔣家王朝”(7)(2 / 3)

阿龍記事貼

台兒莊戰役

1938年,龍雲麾下第六十軍參加了台兒莊戰役,英勇的滇軍戰士前仆後繼,與日軍展開了反複肉搏,沒有一個人因膽小而退卻,沒有一個人因怕死而逃跑。取得大捷後滇軍威震敵寇,享譽華夏,但4萬餘名官兵僅剩2萬。八年抗戰,龍雲共向抗日前線派出20多萬大軍,共傷亡官兵10餘萬人。

聽到這兒,龍雲冷靜了下來。他心想:以雲南一省的力量與老蔣對抗,自己和父老鄉親肯定都沒有好果子吃。於是,他答應離開昆明去中央任職。但他也提出了幾個條件,其中之一就是他離開昆明的那天,全城必須得放鞭炮送別。對於這些條件,老蔣一一都答應了。

龍雲到了重慶後,蔣介石第二天就接見了他。看到這個一直遊離在自己權力之外的人被自己拉下了馬,老蔣心裏很是欣慰。作為勝利者,他表現得非常大度殷勤。但龍雲心裏是滿腹怨氣,他不客氣地對老蔣說:“委員長,我在您手下幹了這麼多年,捫心自問沒有對不起您的地方。你要改組雲南政府,調換職務,發個命令就行嘛,為啥要采取暴力手段?這樣做,不是給老百姓留下不好的印象嗎?”

老蔣聽到這兒,不覺暗暗好笑,心想:老弟,我不使用點暴力手段,你能聽話嗎?但他嘴裏卻說:“我的指示不是這樣的,這是雲南的中央軍搞錯了,過後我一定要懲罰他們。”老蔣的話龍雲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他隻是賭氣地說:“我身體不好,說好了,我啥子職務也不擔當。”老蔣笑著說:“老弟,要不得,要不得!黨國還需要你呢。”

後來,老蔣滿足了龍雲的“心意”,把他給軟禁了起來。解放戰爭時,龍雲逃脫了老蔣的魔掌,加入了共產黨的隊伍。

阿龍辭典土司製度

元明清時期,封建中央王朝仿效唐代的“羈縻製度”,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施“土司製度”。在土司統治下,土地和人民都歸土司世襲所有,土司享有各種特權,擁有軍隊,私設監獄,各自形成一個個勢力範圍,形成一種分裂割據狀態,從而有利於中央政府分而治之。

【阿龍看熱鬧】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世界之大,能人、牛人多了去,所以,懂事識相的人千萬別喊出:“老子天下第一!”不然結局隻有一個:被修理得很慘!

人可以有霸氣,但不要目中無人,過了度就沒有人喜歡你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人不能太狂妄!

16、 重慶談判

抗戰勝利後,共產黨及人民軍隊又一次成為老蔣的頭號“眼中釘”。那時,國民黨的軍隊主要在西南大後方。為了爭取運送兵力打內戰的時間,老蔣準備扮演一個“和平主義者”。他給延安的毛澤東接連發去了三份電報,“熱情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與他探討中國的未來。

老蔣本來認為,毛澤東考慮到人身安全,肯定不會來重慶。到時,自己就可以說共產黨沒有和平的意願,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發動內戰。也許老蔣從來就沒真正了解老對手的為人,收到第三封電報後不久,毛澤東就帶著誠意來到了山城重慶。可主動發出邀請的老蔣卻什麼也沒準備好。

來到山城後的一天清晨,毛澤東打破以前晚起的習慣,早早起床,去林間散步。山城的夏末初秋(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的時間為1945年8月底),綠意還是非常濃。林園內,陣陣秋風送來的卻是夏天的氣息。毛澤東悠閑地漫步於林間小道上,怡然呼吸著大自然清新的空氣。正在這時,他碰見將近二十年沒見麵的蔣介石。於是,兩人客氣地打了個招呼,然後一起來到旁邊一個圓桌旁,坐了下來。

“潤之先生,你怎麼起得這麼早?聽人說,你有熬夜辦公的習慣。怎麼到了這裏,你不習慣?”老蔣問道。

看著眼前這位“交手”多年的人,毛澤東麵帶微笑地說:“歲月如逝水,有道是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著。不知蔣委員長有沒有體會?”

老蔣感覺到了毛澤東話中的鋒芒,於是轉移話題說:“嗯,嗯,潤之先生在陝北呆了那麼長的時間,不知來到這天府之國的霧都,感覺如何?”沒有等到毛澤東回答,老蔣就接著說:“四川不愧是天府之國,土地肥得很!林森(福建人,國民黨元老,曾任國民政府主席)老先生生前曾經對我說,在這邊土地上,就算插上一根龍頭拐杖,來年的春天也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他老人家生前非常鍾情於這片土地,所以臨死之前,他叮囑我們把他埋在這裏,我們按他的要求做了。潤之如果有興趣,我現在就可以陪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