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化學洗滌劑中與人體接觸最密切的一種,洗潔精比其他洗滌劑有著更嚴格的衛生要求。比如,國家有關部門就明文規定,洗潔精中不得使用一般洗滌劑常用的增白劑、酶製劑;洗潔精中的細菌含量要控製符合衛生標準的範圍內;洗潔精中所含的鉛、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質不得超過有關規定;洗潔精洗滌蔬菜瓜果時不應影響其色香味,更不能破壞其營養成分等;洗潔精隊殘疾應無腐蝕作用等。因此,符合國家質量檢驗標準的洗潔精,安全係數較其他化學洗滌劑而言,是比較高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洗潔精就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了。
洗潔精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二級衍生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脂肪醇聚乙烯等化學成分,洗潔精中還含有大量表麵活性劑,而這些化學成分並非人體所需,如果進入人體,是要幹擾很多代謝的。化學常識告訴我們,凡是含苯環的化學物質99%都是致癌物質。雖然血液具有一定的自淨能力,微量的有害物質進入其中,會被稀釋、分解、吸附和排出,但“量變引起質變”,長期、大量的有毒物質的積累,必然會發生質的變化。這些物質如果進入人體,可使血液中鈣離子濃度下降,血液酸化,破壞紅細胞的細胞膜,引起溶血現象,使肝髒的排毒功能降低,使人們的免疫力下降,肝細胞病變加劇,以致誘發癌症。而洗潔精中含有的增白劑和酶製劑等化學物質,也可以誘發皮膚病甚至皮膚癌。
這並非危言聳聽。日本早期有很多女工長期拿肥皂洗衣粉清洗飯盒,後來的調查發現,這些女工中癌症的發病率非常高。不僅如此,長期在生產洗潔精的工廠裏工作的人,其大腸癌的發病率也很高。
問題的關鍵是,這些人體並不需要,甚至對人的生命健康存在威脅的化學物質,在使用後都難免有微量殘留。吉林電視台就曾經做過這樣一項調查,他們選取市場上有售的9種洗潔精清洗餐具,再用自來水衝洗12遍,然後送檢,結果測出了平均0.03%的殘留。而最容易被人忽視的是,人們每天都在使用洗潔精,但平均每次使用洗潔精後衝洗的次數根本就達不到12次!這也就是說,有更多的洗潔精殘留物通過人們的吃吃喝喝進入了人體,並在人體內潛伏集結,不知什麼時候就要出來大鬧一場。
所以,為健康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洗潔精洗餐具、食物時,一定要盡可能地用清水衝洗幹淨。一般不油膩的餐具,就不必用洗潔精;而水果蔬菜則盡量不用洗潔精。如果必須使用洗潔精時,也應先將洗潔精稀釋後再使用,並且注意多衝洗幾次。
建議在用洗潔精清洗餐具時,將洗潔精直接倒在海綿或抹布上,沾取少量水後再擦洗餐具,然後再用流動的清水衝洗幹淨。這樣既能很好地清潔餐具,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洗潔精殘留,洗過的餐具當然也就能放心使用了。
健康習慣小貼士:
洗潔精產品的基本要求:
1、 能有效去除動植物油汙及其他汙垢;
2、 能清洗蔬菜水果上的汙垢及農藥殘留;
3、 不損傷皮膚;
4、 不腐蝕餐具、爐灶等廚房用具;
5、 不影響食物的外觀、口感、氣味。
洗衣機洗內衣最好用皂粉
你會洗內衣嗎?
看到這個問題,許多人頭腦中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小題大做。但凡是一個生活能夠自理的人,洗內衣,還不是小菜一碟?
問題是,你會正確洗內衣嗎?
有一些體質過敏的人會莫名其妙地出現皮疹、濕疹、鼻粘膜水腫等症狀,尋根追源,又百思不得其解。這時,不妨從內衣的洗滌上來找找原因。
洗內衣的方式,不外兩種,一是機洗,二是手洗。手洗內衣一般用肥皂,這是最好的也是對人體健康最無害的方法,所以本文主要說說機洗。洗衣機的發明,將人類從洗衣服這一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洗衣機功能多多,可以滿足消費者各個方麵的需求,不光有洗大件衣服的洗衣機,還有專門洗內衣的小洗衣機。而人們在使用洗衣機洗衣服的時候,總是會習慣性地選擇用洗衣粉來進行洗滌。殊不知,洗衣服雖然是司空見慣的家務事,細究起來,還是大有學問可尋:不同的衣服需用不同的洗滌用品;用不同的洗滌用品洗衣法後漂洗的次數也各不相同;洗滌用品使用不當還會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造成危害。比如洗貼身穿的內衣就最好不要用加酶洗衣粉,因為加酶洗衣粉中的主要成分烷基苯磺酸鈉會對過敏體質的人造成比較明顯的影響,諸如上文提到的皮疹、濕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