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柚子香氣是健康專家公認的最具減壓、燃脂效果的果香。您可以買一個新鮮的柚子,放在家中或辦公室。這樣還可以增加空氣濕度。擱上些時日的柚子,水分蒸發掉後,會更甜,可謂兩全其美之舉。
橙子:橙子的香氣被調香師當作“頭香”來使用。專家介紹,橙子香氣有助於緩解心理壓力,還可理氣健脾。可以擺上幾個橙子,也可以把橙子皮放在加濕器中。
知識鏈接:洋蔥和生薑氣味有安神的作用
洋蔥和生薑是我們餐桌上的菜肴,卻怎成了治療失眠的奇藥了呢?原來,我們廚房中有一些調料,對治失眠都有很好的作用,特別是洋蔥和生薑。原來他們的氣味有安神的作用,使大腦皮層受到抑製,從而產生困意。
聞蔥法:取洋蔥適量,洗淨,搗爛,置於小瓶內,蓋好,睡前稍開蓋,聞其氣味,10分鍾後即可人睡;
聞薑法:將適量生薑切碎,用紗布包裹置於枕邊,聞其芳香氣味,便可安然入睡
四、通過音樂舒緩身心,讓大腦處於睡眠狀態
清代醫學家吳尚先曾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也。”的確,音樂是改善睡眠的一帖“良藥”,是既賞心又悅耳的“催眠師”。音樂通過有規律的頻率變化,作用於大腦皮層,會對丘腦下部、邊緣係統產生效應,調節激素分泌,促進血液循環,調整胃腸蠕動,促進新陳代謝,改變人的情緒體驗和身體機能狀態,進而使人們的睡眠得以改善。
臨床實踐亦證明,讓神經衰弱、失眠或患有其他睡眠障礙的人,常聽一些舒緩的民樂、輕音樂等,通過音樂的節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可使其情緒平穩、放鬆,起到鎮靜、安眠,改善睡眠質量的作用。
東南亞、前蘇聯有一些久負盛名的催眠名作,其改善睡眠的作用已被國內外實踐所證明,如《催眠曲》、《媽媽》、《寶貝》、《悲傷西班牙》、《意大利女郎》、《月夜》、《夢之橋》等。這些曲目,或悲壯舒雅,或恬淡平緩,或情意綿綿,對各種失眠均有改善作用。在我國目前比較流行的催眠曲目主要有以下幾種:
古代曲目:有《陽關三疊》、《良宵》、《梅花三弄》、《宮秋月》、《黛玉葬花》、《霸王禦甲》、《高山流水》、《魚中遊》等等。這些曲目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舒緩、高雅、清心,可使患者心地清靜,安然踏實,緩緩入眠。
現代曲目:有《感情》、《無限的愛》、《小城故事》、《山水隔不斷相思情》、《天涯歌女》、《太湖美》、《江南好》、《海濱之夜》、《秋思》、《小草》等等。這些曲目的特點是,優雅、細膩,感情豐富,對心情煩躁、鬱鬱寡歡的失眠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
籠統來講,具催眠作用的樂曲有《寶貝》、《春思》《軍港之夜》、《平湖秋月》、《大海一樣的深情》、《銀河會》、《二泉映月》、《燭影搖紅》,以及莫紮特的《催眠曲》、門德爾鬆的《仲夏夜之夢》、德彪西的鋼琴協奏曲《夢》、海頓的《G大調托利奧》、舒曼的小提琴小夜曲《幻想曲》等;另外,《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蘇武牧羊》、《小桃紅》,及貝多芬的奏鳴曲、肖邦和施特勞斯的圓舞曲等均有鎮定安神作用。
對那些因憂鬱而引起的失眠患者而言,可欣賞《光明行》、《喜洋洋》、《雨打芭蕉》、《春天來了》、《啊,莫愁》、《步步高、》《采花燈》、《喜相逢》,以及莫紮特的《第40交響曲【b小調】》、西貝柳斯的《憂鬱圓舞曲》、格什文的《藍色狂想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門德爾鬆的第三交響曲等。
對那些因焦慮而引起的失眠患者而言,可欣賞樂曲《仙女牧羊》、《塞上曲》及韓德爾的組曲《焰火音樂》、聖桑的交響詩《死亡舞蹈》。
對因疲勞過度引起的失眠患者而言,可欣賞《假日的海灘》、《矯健的步伐》、《錦上添花》等等。
運用音樂療法改善睡眠時,最好選擇在晚上睡前2~3小時,采取舒服的臥位,根據個人愛好、文化水平、失眠類型等選擇樂曲種類;音量以舒適為度,掌握在70分貝以下;時間不要過長,以30~60分鍾為宜;不宜單一用一曲,以免生厭;聽音樂時應全身投入,從音樂中尋求感受,並且還可以隨樂曲自我哼唱。再有,適宜的環境對療效有著重要的影響,運用音樂催眠時,要創造一個冷色、安靜的環境,盡可能排除一切幹擾因素,以保證音樂催眠的順利進行。
睡眠小貼士:
睡眠音樂的選擇:不宜盲目的投其所好,而應選擇和聲簡單、音樂和諧、旋律變化跳躍小,慢板的獨奏曲或抒情小品音樂。其中以小提琴、鋼琴獨秦曲效果較明顯,現在有減壓音樂和放鬆音樂。這類音樂的中心頻譜大都在125—250赫茲之間,往往比較容易誘人入睡。
知識鏈接:音樂也可以治療失眠
很多失眠的患者會選擇聽音樂來促進睡眠。其實,這是非常有科學根據的。音樂確實是一種可以促進睡眠的方式。不僅是失眠,音樂還可以作為治療很多疾病的有效手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人類具有豐富的情緒和情感,除了喜、怒、憂、思、悲、恐、驚外,還有平靜、輕鬆、愉悅、喜歡、愛慕、崇拜、嫉妒、敵意、孤獨、空虛、渴望、依戀等情緒,並因外界情況的變化,存在極其微妙、細膩和複雜的情緒變化。在諸多的藝術表現形式中,沒有任何一種藝術能夠像音樂可以準確而細致入微地描述人類情緒活動的微妙變化,能夠直接、迅速、靈敏地作用於人的情緒活動。這是因為當人類感知音樂音響的變化,會不由自主的、直接產生相應的音樂情緒反應。例如,人們會從《二泉映月》的音樂中感到悲哀,會從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開始幾小節中體驗到緊張、震撼和威脅的感覺,而莫紮特甜美的音樂能使人獲得平靜和愉悅的情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