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疾病是常見病、多發病,中老年人更易發生。人體一旦發生骨骼疾病,輕者造成痛苦,重者可造成殘疾,甚或喪失生命。
人到中年後,機體由盛漸衰,逐步出現各器官和組織的退行性變化。雖然人們最易看到的衰老的表現是人外表的變化,如皮膚鬆弛出現皺紋、褐斑,頭發變白、變禿,胸部呈桶形,脊柱和下肢彎曲,體重減輕,身高變矮等,但人體內部最早出現的是骨老化,關節麵上的軟骨最早可在21~30歲即開始退化。所以,可把骨骼年齡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衰老的指標之一。
中年以後,骨膜內的成骨細胞及成骨細胞內的線粒體都逐漸減少,骨的生成能力逐漸減退。中老年人一旦骨膜剝離,骨就會發生壞死。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髓腔擴大,骨髓造血功能減退,黃骨髓增加。髓腔擴大有著明顯的性別差異,女性到40歲以後髓腔迅速擴大,而男性則變化緩慢。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國家行列,而且呈現出老年人口快速增長和農村老齡化加速並駕齊驅的基本態勢。據統計,目前我國老齡人口約13億,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鬆症患病率女性約50%,男性約20%。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交通的發達,中老年人骨折、關節脫位、扭傷的發生率日趨增加;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與生活方式、生活環境及飲食結構改變有關的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症、脊柱疾病(頸椎病)及骨關節疾病等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人們迫切需要了解骨骼疾病的預防、保健、治療等方麵的知識,我們參考國內外有關資料,組織有關專家及專業技術人員,編寫了本書,供大家學習、培訓和實踐參考。
本書重點介紹了中老年人骨骼的特點,重點分析了中老年人骨骼與關節的常見致病因素,中老年人骨骼關節疾病的預防,治療。書中詳細介紹了骨骼疾病患者的生活調理,飲食調養(飲食原則與食療),中西醫預防和治療,以及康複等知識。該書內容新穎,方法簡便易行,科學性及實用性強,是中老年朋友骨骼保健的必備讀物,也可供基層醫務人員參考。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和借鑒了有關資料和書籍,在此謹表謝意。由於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一些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