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知識
1.I型糖尿病是怎樣發生的
I型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製較為複雜,至今仍未完全明了。目前認為主要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免疫紊亂等有關。
(1)基因缺陷
它是指從父母那兒傳承來的“遺傳易感性”。不知道什麼原因,有些人與生俱來就容易得糖尿病。目前研究發現,一些孩子體內某些基因異常時,胰島β-細胞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脆弱得很,使孩子年紀輕輕就很容易患上這種痛苦的病症,而且必須一輩子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
(2)環境危險因素
主要是病毒感染和化學物質影響。
(3)自身免疫
目前已確定,很大一部分I型糖尿病是由於T細胞參與的細胞免疫加上β-細胞表達的自身抗原相互作用,通過攻擊β-細胞自身的抗原一抗體反應而大量破壞β-細胞所致。這可以通過測定血中的胰島細胞自身抗體來證實。
總之,人類染色體上的基因缺陷決定了I型糖尿病的遺傳易感性,易感的人對環境因素特別是病毒感染或化學毒性物質刺激的反應不正常,直接或間接通過自身免疫反應引起胰島β-細胞破壞,以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形成了I型糖尿病。
2.Ⅱ型糖尿病是怎樣發生的
Ⅱ型糖尿病的發病與I型糖尿病有所不同,它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導致胰島素抵抗、胰島素作用不足或葡萄糖的毒性作用而發生的。
(1)遺傳因素
平時經常聽到有人說:“我的母親有糖尿病,我現在也得了糖尿病,是不是我媽媽遺傳給我的?”目前研究發現,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Ⅱ型糖尿病的發病確實與遺傳因子有關。遺傳的表現各式各樣,使糖尿病發病的表現各異。
(2)環境因素
與I型糖尿病不同,環境因素中一個最重要的誘發因素是肥胖。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2.7尺),女性腰圍超過85厘米(2.5尺),說明脂肪多堆積在腹部,叫內髒型肥胖,容易導致胰島素抵抗,以後就容易得糖尿病。
其他的環境因素主要與都市化的生活方式有關,如飲食中攝食油脂太多,飯和蔬菜吃得太少,或老是坐著看電視而疏於活動鍛煉,也是罹患該病的“隱秘”殺手。另外,多次懷孕和生育的婦女易患糖尿病,嬰兒出生時體重偏低,長大成人後就易罹患Ⅱ型糖尿病。
二、診斷方法
1.怎樣留24小時尿
24小時的尿糖定量,在觀察病情變化中,有其重要參考價值。能否留好24小時尿,將會直接影響到它的科學性及臨床意義。
(1)具體方法
①留尿之日早晨8點主動排尿,因這次是8點鍾以前產生的尿,應棄之不要。
②8點以後至次日8點,24小時內每次的排尿量,應全部保留在幹淨的容器裏。
③次日8點也應主動排尿,這次尿是8點以前產生的,必須全部留下。
④將24小時的尿收集攪勻,記出總量。
⑤將混勻的24小時尿液取出100毫升,送化驗檢測。
(2)注意事項
①把收集的尿液放置陰涼的地方,防止細菌侵入繁殖,以免影響化驗結果。
②氣候炎熱時需要在尿液中放防腐劑,以免尿糖分解、發酵及細菌繁殖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正確性。
2.怎樣使用尿糖試紙
由於尿糖試紙具有快速、方便、價廉的優點,現在已被廣大糖尿病患者所采用。通過將尿糖試紙浸入尿液中,濕透約1秒鍾後取出,在1分鍾內觀察試紙的顏色,並與標準色板對照,即能得出測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