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小兒常見疾病與意外傷害急救(5)(1 / 3)

超重的孩子患高血壓的可能性更大(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也大),因此要注意孩子的熱量攝入並加強鍛煉。

即使沒有高血壓,也不要在孩子的飲食中使用過量鹽分。雖然沒有明顯的證據表明鹽能引起高血壓,但孩子不需要很多的鹽分,一旦孩子適應了口重的調味,在以後發生高血壓時就很難減少鹽。

便秘

一般來講,便秘是指很難排出來的堅硬的、幹燥的糞便。是否便秘並不是由每天排便的次數來判斷的。如果孩子發生便秘,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臨時便秘在患病期間很常見,尤其是在發燒的時候:有些家長常認為,如果孩子發燒感冒並發生便秘,這時候隻有把糞便徹底“清除”以後,孩子才能恢複健康。有些人甚至相信便秘是得病的主要原因。其實,能使一個人感到渾身不舒服的任何疾病都容易影響胃腸係統、減慢腸的運動、降低人的食欲,也許還會引起嘔吐。如果你不得不在沒有醫生的情況下照顧一個生病的孩子,就不要對腸部過於擔心。如果孩子什麼也不吃,腸就沒有太多的運動。所以你可以不斷地給孩子流質喝。

長期便秘的孩子應該多吃蔬菜、水果和全麥穀類食物:一般長期的便秘在大一些的幼兒或兒童身上不常見,尤其在那些吃的食物多樣化,包括全麥穀類、蔬菜和水果的孩子身上不常見。如果你的孩子便秘了,應該和醫生商量,而不要試圖自己處置這種情況,因為你並不能確定它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不論你采取什麼措施,不要給孩子壓力,不要和孩子對此進行嚴肅的談話,不要把他們的腸功能與細菌、他們的健康或他們的感覺聯係在一起。不要鼓勵孩子隨時關心糞便或自己對此明顯地過分關注。要像醫生建議你的那樣做,不論對飲食、醫療還是鍛煉,都要盡量實事求是、心情愉快、簡潔明了,不要和孩子討論細節。如果孩子在其他方麵都很健康,隻是偶爾有一段時間便秘,你可以給孩子吃更多的水果或蔬菜,每天吃兩至三次。如果孩子喜歡吃梅脯或無花果,也可以讓他每天都吃。

心理上的壓力也會引起便秘:由心理壓力引起的便秘主要有兩種類型。最常見的發生在孩子1~2歲之間。如果處在這個年齡的孩子有過一次或兩次排便疼痛、困難,這之後由於害怕再次受傷,他們可能幾個星期趨向於不排便。如果他們憋住一天或兩天不排便,就會使排便再次發生困難。另外一種情況是,如果當家長以過分強迫的方式訓練孩子上廁所的時候,處於自身發展獨立階段的小孩,會產生拒絕的情緒並阻礙排便,這就導致了便秘。

疼痛的排便應該立即處理:對於1歲、2歲或3歲孩子疼痛、困難的排便應該立即處置,以避免憋住和進一步便秘的惡性循環。也許醫生會向你推薦幾種使糞便軟化的方法。治療便秘通常需要持續至少1個月,你應讓孩子有信心認為這種疼痛和困難再不會發生了。

腹瀉

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孩子的排便次數和性狀決定於孩子的年齡和食譜。母乳喂養嬰兒一天的排便次數可以高達12次,到2歲時,孩子每天僅排便1~2次,但即使孩子每天有數次少量的排便也仍然正常,尤其是在孩子食用了大量果汁和含纖維的食物以後。

孩子偶爾出現鬆軟大便,沒有必要驚慌。但如果排便的方式突然改變,並且水樣大便的次數多於平時,孩子可能是患了腹瀉。

當腸道內層黏膜損傷時會發生腹瀉。由於腸道不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孩子進食的營養成分,會導致大便鬆軟,損傷的黏膜也會滲出一些液體。礦物質和鹽分也會隨鬆軟的大便丟失。如果孩子的飲食中含有大量的糖,這種情況可能更加糟糕,因為未消化的糖會帶走大量水分,加重腹瀉。

當孩子身體喪失太多的水分和鹽時,會導致脫水。這時可以通過補充適量的水和礦物質,預防因腹瀉造成的脫水。

當腹瀉伴有嘔吐,或腹瀉後出現嘔吐時,胃和小腸通常也存在炎症,這種情況稱為腸胃炎。

患病毒性腹瀉疾病的孩子經常伴隨嘔吐,大便經常為黃綠色且含有大量水分(如果腹瀉一小時一次,則大便中通常沒有任何有形成分)。如果大便發紅或發黑,則說明含有血液。雖然腸黏膜損傷可以導致出血,但出血更可能的原因是經常性排泄的鬆軟大便刺激直腸。這時如果你發現孩子大便顏色異常,應該及時告訴兒科醫生。

一般2歲以下的孩子發生腹瀉,不要使用一些非處方的抗腹瀉藥物。甚至在孩子比較大的時候,用這些抗腹瀉藥也要謹慎。因為這些藥物經常使腸道損傷惡化。如果感染持續存在,也不能阻止身體喪失水分和鹽。因此,給腹瀉的孩子使用任何藥物時,必須事先與醫生協商。

嘔吐

許多常見疾病都會引起嘔吐,所以你可能會多次碰到孩子嘔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