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食品生物技術特點(1 / 1)

根據食品生物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食品生物技術特點如下。

一、食品生物技術與食品產業化緊密相關

食品生物技術最大特征是眾多學科分支的集成體,與食品產業緊密相關。同時,對其產業結構滲透性較強、關聯度較高,而傳統的食品加工關聯度較低。因而,食品生物技術對改造傳統食品工業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具有革命性意義和較大的經濟價值。食品生物技術即食品生物工程包括上遊過程(up stream process)和下遊過程(down stream process),整個過程有多個操作工序,一環扣一環,核心技術為生物技術和酶工程,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所示。

這個產業鏈從原材料(material)開始,優化加工工藝(processing),並經過生物技術、控製係統和其他科學手段進行加工處理,然後再采用酶技術、其他先進的分離技術和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等,最終獲得優質高產的目標(最終)產品(products)。同時,進行現代包裝(package)和貯藏運輸及市場營銷(marketing)等過程。即所謂實施“三M”戰略和“三P”核心工藝的科學管理(manage)。企業則根據國內外市場信息,製定目標產品年度產量、規格和品種,並進行市場策劃。同時,企業領導根據市場信息的反饋(feed back)情況,調整產品結構。整個過程都必須突出加強科學管理和依靠現代生物技術,包括基因重組技術、酶催化技術、發酵技術、現代膜分離和層析技術等。

原料品種的優化是食品加工的基礎,不僅原料種植要相對集約化,而且要采用先進技術育種。食品加工過程要嚴格實行關鍵控製點質量控製體係(即HACCP體係),確保食品安全,進行現代化管理。

二、食品生物技術屬邊緣性交叉學科

生物技術是研究生命的科學技術,是生物科學和工程學綜合交叉的邊緣學科。它是應用生命活動的原理,諸如必須掌握生活細胞和生命的結構、功能、代謝活動及其生長規律等有關科學理論。以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遺傳等學科為支撐,又結合諸如化學、物理學、化學工程學、數學、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學等基礎學科。同時,還應用了大量的現代化高新儀器及分析檢測技術,如電子顯微鏡、液質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DNA合成儀、DNA序列分析儀、毛細管電泳儀等。因此,食品生物技術既是邊緣性學科,又屬知識密集型的應用學科。

三、食品生物技術具有“六高”基本特征

食品生物技術與其他高新技術一樣,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食品工業的革新具有“六高”的基本特征:即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競爭、高風險和高潛力。按照目前科技發展情況,一般大中型食品企業研究與開發投入應占總銷售產值1%~2%,而高新技術卻占5%以上的投入,有的發達國家高新技術投入則達到10%以上。在經濟發達的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經濟效益的比例高達60%~80%。

四、食品生物技術屬高新技術範疇

根據當今世界科技發展對世界經濟發展貢獻情況,信息、能源、生物技術、航天、材料、汽車和環境等已被列為世界“七大”高科技領域。食品生物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重要分支學科,也是現代生物技術最新研究成就與先進的工程技術手段緊密聯係於一體的前瞻性應用學科。

生物技術對提高國力和發展國民經濟將有巨大作用,因而已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2001年美國投入生物技術的研發費用高達380多億美元,僅次於軍事科學的研發費用。2003年美國總統布什在國情谘文中宣布,美國實施“生物盾計劃”(project bio-shield);日本則提出實施“生物產業國”戰略;2003年9月歐盟委員會製定了“歐洲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戰略”。我國早在1985年已組織製定了生物技術發展政策,並製定了中長期生物技術發展綱要和轉基因食品法規等。

五、食品生物技術已成為食品科學發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為了進一步繁榮食品科學和有效地改造傳統食品工業,食品生物技術作為生物技術的分支學科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食品生物技術作為生物技術的分支學科,在自然科學中涵蓋範圍廣為其特征。它以包括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生物化學、食品營養與衛生學、信息學、電子學、化學工程、食品化學和社會倫理學等基礎學科為支撐。而且彼此互相滲透,其主要內容又集中在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工業與科技中的應用,已成為食品科學發展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我國有500多所理、工、農等有關食品類專業院校設置了《食品生物技術》課程或作為培養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工業的發展需要依靠生物技術,培養食品科技人才也離不開食品生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