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導遊

大家好,這一章裏,我們將帶你去了解興趣說,興趣說是南宋嚴羽倡導的美學思想,它是中國古代詩論的一種詩歌創作觀點。興趣指審美主體為審美對象所激發的情興意味。用在詩論史上嚴羽首先以“興趣”論詩。

“興”指詩興,即作家在和外物接觸中所引起的情思和創作衝動,即《文心雕龍·物色》篇所說的“情往似贈,興來如答”之“興”。“趣”則指詩歌的韻味,與鍾嶸《詩品》所說的“滋味”、司空圖所說的“味外之旨”相通。“興趣”則是詩歌創作要有感而發:即事名篇,興會神到,訴諸藝術直覺,不假名理思考,表現上則要求自然天成,不事雕鏤。把興趣作為創作問題首先提出的,是嚴羽的《滄浪詩話》,其中詩辨把興趣作為詩之法有五之一提出。這是針對宋詩中以抽象說理為詩、以堆砌典故為詩而發,無疑在當時具有積極的補偏救失的意義。但興趣說不能作為詩歌創作的普遍原則。

嚴羽結合唐、宋兩代的詩歌創作的經驗教訓,指出詩歌意境的創造要自然、渾成、含蓄,要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特征。要做到如同“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達到“瑩徹玲瓏,不可湊泊”的境界。他強調詩歌創作不要拘泥於對具體事物形狀的描寫,不要專門追求詩歌表現的技巧,更不應在詩中作抽象無味的議論和典故堆砌。隻有這樣才能創造出能給人以豐富的美感享受的藝術境界。嚴羽的“興趣說”對後世影響很深。

我是擂主

“興趣說”的提出者嚴羽是怎樣的人?

嚴羽南宋詩論家、詩人。字丹丘,一字儀卿,自號滄浪逋客。邵武(今屬福建)人。生卒年不詳,據其詩可推知他主要生活於理宗在位期間,至度宗即位時仍在世。他與同宗嚴仁、嚴參齊名,號“三嚴”;又與嚴肅、嚴參等8人,均有詩名,號“九嚴”。

嚴羽生活在南宋末年,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隱居在家鄉。但在元軍入侵、國勢垂危之際,仍很關心時事,愛國思想在詩中時有流露,對朝政弊端也頗多不滿之詞,如《北伐行》、《四方行》、《有感六首》等。所以戴複古說他“飄零憂國杜陵老,感遇傷時陳子昂”(引自朱雯《嚴羽傳》)。他的七言歌行仿效李白,五律除學李外,還學杜甫、韋應物。但主要傾向仍為王(維)、孟(浩然)衝淡空靈一路。他最重要的成就在於詩歌理論,著有《滄浪詩話》。創作成就遠遜於理論貢獻,曆來詩論家多指出這兩方麵的差距。《四庫全書總目》說他的創作“誌在天寶以前,而格實不能超大曆之上”,“止能摹王孟之餘響,不能追李杜之巨觀也”。

其詩集名《滄浪先生吟卷》(或名《滄浪吟》、《滄浪集》),2卷,共收入古、近體詩146首。有《邵武徐氏叢書·樵川二家詩》本。《滄浪詩話》則附於詩集之後。

挑戰擂主

興趣說中最有影響的是哪位?

最有影響的詩話,是南宋文學批評家嚴羽的《滄浪詩話》,它也是最早較為全麵而係統的詩歌論著,其成書可能在紹定元年(1228年)以前。全一卷,為‘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詩證’五部分,卷末附有《與吳景仙論詩書》一文,它多為後世說詩者所稱道。其中‘詩辨’提出了論詩的宗旨,乃全書總綱所在;‘詩體’主論詩體風格的演進;‘詩法’主論詩的作法和技巧要求;‘詩評’舉例評述漢魏以來的詩歌;‘詩證’對某些詩的作者和異文等的考辨。‘詩辨’最為重要,‘詩評’、‘詩法’和‘詩證’亦多有可取之處。嚴羽主張詩有別材、別趣之說,強調‘興趣’和‘妙悟’,反對‘尚理而病於意興’,重視詩歌的藝術特點。因此,他提倡以漢、魏、晉特別是盛唐詩歌為師,批評宋代蘇軾、黃庭堅以及江湖派詩人等‘以文學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的弊病。但同時他又進一步發展了司空圖的‘神韻說’,無視文藝創作源於現實生活的事實,引導詩人盲目仿古複古,致使後世一些詩歌創作和詩論離開了客觀實際而陷入了主觀唯心主義的泥潭。《滄浪詩話》的影響很大:一方麵,它推動了後世特別是明代詩歌的發展,明胡應麟認為明詩能‘上追漢唐’,就是靠嚴羽的提倡;另方麵,它又造成了以後特別是明代‘七子’和竟陵派以及清初王士禎的詩論脫離現實的不良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