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讀過朱自清的《背影》,一直納悶那樸實的文字裏究竟有什麼會讓人落淚。在語文課上我問過老師,在書中我問過朱自清,在心裏,我問過自己。《背影》一文中,那再簡單不過的語言,再真實不過的父子之情,甚至連煽情都來不及,卻使文中的主人公和讀者都哭了。
直到父親離開我,直到我親曆了那次生與死的離別,才明白那文字中蘊藏著的內涵。15歲以前的日子,我和妹妹過著衣食無憂、甜如蜜糖的生活,我們像兩個被寵壞了的公主,時常圍在父母身邊撒撒嬌、有時還有一點淘氣。父親是一家國企的負責人,性格溫和而堅毅,父親的工作雖然很忙,有時還要出差,但他總不會忘記關心我們的學習,時時向我們傳遞他那濃濃的父愛。父母經常帶著我們去聽音樂會和欣賞芭蕾舞劇,父親有一副醇厚的好嗓子,晚飯後,我們總喜歡纏著他,依偎著他,讓他為我們朗誦一些文學作品,每每父親總是讀得聲情並茂,我們聽得如癡如醉。
15歲以前的日子裏我從來都不會相信,我摯愛的父親有一天會離開我,離開這個溫暖的家,不曾想過我的生命中會出現另外一個愛我、疼我的被稱之為父親的男人,在我的心裏,父親是唯一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替代他在我心中的位置。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父親離開我們的那個日子。那天上午,因我要代表學校去參加市裏一個文藝彙演,父親幫我提著一個沉沉的裝著演出服的箱子送我到市少年宮,臨走時,爸爸給了我一個深情而溫暖的擁抱,他說:“女兒,好好演出,爸爸預祝你獲獎。”想不到,那一個擁抱,變成了今生今世爸爸給我的最後一個擁抱,那一句祝福,竟成了爸爸的遺言。當我謝幕後走到後台,隻見班主任匆匆地跑來,一臉的沉重,告訴我家裏出事了,讓我馬上去醫院。當我一路狂奔趕到醫院時,隻見母親癱坐在一邊,父親已經走了。那是一場車禍,爸爸在趕去浦東開會的路上遭遇了車禍,醫生全力搶救,可父親還是去了,我們竟然沒有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麵,一時間,我無法接受這殘酷的事實,我望著那已是血肉模糊的父親,一遍遍大聲地喊著:“爸爸,爸爸,你快醒來,快醒來呀……”我喊得嗓子嘶啞,喊得痛徹心扉,但不管我怎麼呼喊,再也喚不回我親愛的父親,就在醫生要用那刺眼的白布蒙上父親的時候,我撲倒在父親身上,死死地用自己的身體護著我的父親,生怕那白布一蒙住父親的臉,這一輩子,我就再也見不到他了。
就這樣,父親離開了這個他無限眷戀的世界,離開了戀他、愛他的妻子、女兒。在他生命最燦爛的時候,在他的一雙女兒還來不及好好報答他的時候。父親走了,母親因為父親的離開,整日以淚洗麵、鬱鬱寡歡,每天的清晨和夜晚、三株清香、一杯清酒,望著父親的遺像,沉浸在對父親的思念中,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母親日益消瘦,還重病了一場,我和妹妹一邊承受著喪父之痛,一邊照顧著病重的母親。
就這樣,在沒有了父親的日子裏,家裏沒有了笑聲,我們再也聽不到父親的朗讀聲,我們再也不能夠纏繞在父親的膝前提一些無理的要求……每年的清明,母親帶著我們去父親的墓地祭奠他,我們拂曉時就去直到夕陽西下時才離開,陪著在黃土下沉睡著的父親,回憶著以前的種種。那一天,我都會手捧一本書,深情地讀給父親聽,任漣漣的淚水從我的臉上流下……
父親啊,我親愛的父親,你是女兒心中永遠的痛!
這樣的日子,蒼白得如一張白紙,無味得如一杯白開水,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很久。沒有了父親的生活過得十分的清苦,父親去世時的那一筆賠償金母親一直不舍得用,因此家裏的經濟來源隻是母親的一點微薄的收入和我晚上在肯德基打臨工賺來的錢,還有就是外祖母的接濟。
一直到我的繼父出現,我們的生活才出現了轉機……
他是我的繼父,一個不曾給我生命,卻一直在我的身後用他有力的雙手,默默地推著我往前走。
繼父出現在父親走後的第三年。那一年,我讀高三,妹妹讀高一。記得那一個晚上,母親很認真地對我們說:“孩子們,你們的父親已經離開我們三年了,我想了很久,想為你們再找一個爸爸,可以讓你們安心地讀書,不用那麼辛苦……”我和妹妹同時抬起頭注視著母親,心中一陣酸楚,是啊,不知不覺中父親已經走了三年了,母親還要有新的生活,我們點點頭同意了母親的想法,可心裏卻是一萬個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