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滇緬遠征(7)(2 / 3)

9月3日,日軍第56、第2師團集中了1.2萬多人,向進攻龍陵的第71軍進行反擊。第71軍和第2軍第9師的官兵與日軍連續激戰7晝夜,頂住了日軍的反擊,並在第54軍第36師等部隊的支援下,把日軍擊退。

9月上旬,第5軍第200師奉命從昆明趕到滇西戰場,參加圍殲戰鬥。第8軍於9月7日殲滅了鬆山的日軍,遠征軍把炮兵部隊陸續調到龍陵戰場,攻城部隊急需的各種補給物資也源源不斷地運到龍陵。龍陵周圍,聚集了中國遠征軍第71軍、第8軍榮譽第1師、第200師、第20集團軍第36師等部隊,在兵力兵器上占有絕對優勢。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認為,“一舉殲敵之際”已經到來,部隊士氣高昂。

誰知在圍攻龍陵的重要時刻,宋希濂收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電報,調他回重慶到陸軍大學將官班受訓。將軍於勝利在望之際,不得不離開戰場,離開渾身上下都是鮮血的士兵。

10月25日,第71軍軍長鍾彬統一指揮各部隊,向盤踞在龍陵的殘餘日軍發起了猛烈攻擊。

這是中國遠征軍第五次攻擊龍陵。

這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在滇西反攻中,攻打龍陵的戰鬥時間最長,參戰兵力最多,戰鬥最為激烈;最為殘酷。

11月6日,第71軍在榮譽第1師、第200師、第36師的配合下,終於攻克龍陵,殲滅日軍第56、第2師團各一部,共斃傷日軍1萬餘人,遠征軍死傷“2.8萬餘人。當時,中央社報道:“滇西我軍又一大捷,完全解放龍陵,血戰5晝夜,殘敵一舉悉數就殲”。

中國遠征軍在滕衝、龍陵攻堅戰中,除大量斃傷日軍外,還俘虜日軍260多人,繳獲火炮16門,輕重機槍160多挺,步槍1700多支,戰果輝煌。

6.收複失地,兩軍會師

中國遠征軍攻克龍陵以後,入侵滇西的日軍大部被殲滅,衛立煌為了迅速打通中印公路,命令第2軍、第71軍、第53軍兵分3路,沿滇緬公路及其兩側,向芒市和遮放進攻。這是一場對殘餘日軍的追殲戰。中國遠征軍似猛虎下山,勢如破竹。

芒市位於龍陵西南的滇緬公路上,是日軍第56師團司令部所在地。芒市向東,可以渡怒江,入保山;向西,可以逃退畹町,地理位置重要。芒市據點,是日軍在滇西最大的一處巢穴。第71軍於11月中旬進抵芒市近郊。駐守芒市的日軍雖然構築了堅固的工事,但是,由於滇西日軍各部大勢已去,殘餘日軍自知回天無力,士氣低落,鬥誌鬆散。第71軍包圍芒市後,這些殘餘的日軍不等遠征軍發起總攻,紛紛向遮放、臘猛撤退。遠征軍順利收複芒市。

第2軍進至臘猛和蠻牛壩時,日軍雖然進行了抵抗,但已經不堪一擊。12月中旬,第2軍進至猛古街附近。

第53軍11月15日從河頭街出發,向遮放挺進。18日,第53軍進抵勞山附近,稍經補充,就向中緬邊境城鎮畹町前進。

畹町原來是中緬邊境德昂族聚居的一個小村寨,自從滇緬公路從這個小村寨前開通以後,畹町成為滇西通往緬甸的一個出國口岸,逐漸繁榮起來。從畹町南麵過一小轎,即進入緬北的重鎮臘戍,往西即是滇西的另一個口岸瑞麗,從瑞麗出境,可到達緬甸的重鎮八莫。

1945年1月上旬,遠征軍三路人馬先後進抵畹町,圍攻盤踞在畹町的日軍。

1月24日,中國遠征軍攻占滇西境內最後一塊失地畹町。至此,入侵滇西的日軍全部被殲滅,殘部日軍不到百人逃入緬甸的叢林裏去了。

為了慶祝滇西反攻戰役的偉大勝利,中國遠征軍在畹町舉行了莊嚴的升旗典禮。典禮結束後,第11集團軍各部隊出師國門,分頭追擊日寇。

與此同時,中國駐印軍也向緬北的殘餘日軍發起攻擊。

1月15日,中國駐印軍攻克南坎後,為了迅速打通中印公路,指揮部隊乘勝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