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又一路吱嘎著緩緩行在歸蔡的路上,野道旁春花盛開,不時有白蝶飛來盤繞一番,再翩翩離去,而從牛車高高的草堆裏,不時有小手伸出向外扔擲果殼。
我與裌半窩在草堆裏,悠哉吃著昨日未曾吃完的果子。
皋背挺得筆直坐於前方,手執牛鞭,牛車明顯地比之昨日快些,今日暮色時分便需抵達蔡裏。
後頭兩位鄉人,不時喝口酒談著往年的大豐收。
“聽人道,那蓬萊之島在魯以東,島上,黍能生出如此大穗來,在這鄉鄰裏黨,從未現過…祖父曾言,島上居民具乃神衹….”
“阿母,裌想去蓬萊。”小家夥一臉神往。
好笑地捏他鼻子,“蓬萊可不是如此好去的!”
“需得如何才能去?”
“首先,裌需造隻大舟。”
“阿父會造,讓阿父今年幫裌造好,待得來年開春,或許便可往蓬萊之島!”
搖搖頭,“自己的事自己做,裌不可凡事依賴旁人。”
說至這裏,前頭正甩鞭的皋忽然回頭,淡看我一眼,“自有鬲人幫裌造舟。”
“……”
果然是奴隸主,奴役起別人來心安理得。不過話說回來,我左右觀之,總覺得皋昨夜確實與今日有很大不同….
似乎這兩天的白天與黑夜,皋變作了兩個不同的人,昨日那魅惑的聲音沒有了….
將裌的小身板從圍欄處扯下來時,便見車後的黃泥道上,一人一馬疾馳而來,過不得一會揚起灰塵消失在山坳處…
後頭,鄉人奇道,“皋,此人可是尋你?往此隻能至蔡裏了。”
過了一會,皋才掃那鄉人一眼,用十分淡的語氣道,“如若果真尋我,定會候在蔡裏,到時自有裏宰接待。”
幾人返回蔡裏,裏宰與其他鄉人早就候在路口,那人果然也在其中,見了我,眼睛一亮,“小人拜見公女!”
果然是來尋我的,撫撫衣角,“免吧!是何人讓你來的?”
“太子恐公女出發往陳,便讓小人前來探路,見到公女,讓小人轉告公女等多幾日,他不日便到,彼時同往!”
心中一喜,阿兄竟是來了!我以為至少需得等得三五年方才能見,沒想到,我出事後,他竟是第一個趕來的。
果然等了三日,簍篙漸綠時,阿兄來了。
彼時,他一身白衣皮芾立在繁花開盡的小徑處,微笑望我,喚我阿妹。
見著仍舊溫和淡雅的阿兄,不知怎地心中一暖,喉頭處似被鯁住,稍愣便快步行去,立定,仰頭凝著阿兄不語,淡淡陽光勾勒出他下巴處完美線條。
良久,才低低喚了句阿兄。
阿兄笑著看我,大手蓋上我的頭頂揉幾下,“阿妹讓眾人好找!”
“阿兄是如何找到我的?”這個時候陳磊都還未尋來,他倒是先來了。
阿兄回我,話語雖有些含怒,眼睛卻是溫柔望我,“接到君父來信時,為兄甚為氣惱娻如此無情無義,為何不等為兄回至魯再出嫁!”
我低頭,“嫁期是君父與阿母定的。”雖然知道他會氣惱,卻沒想到一向沒脾氣的阿兄也會有如此埋怨人的時候。
“嗯,君父一向如此,每年春祭朝拜天子之時,總慎之又慎。收到君父的信時,我始從鎬京出發,才趕至杞,便又有信來道阿妹落水不知所蹤。於是派了身邊侍從往洵水一路尋來,後又聞知,有人載一暈迷女子一路往費邑行去,於是趕至費邑,隻是到了費邑便斷了線索,隻得將眾人分散四處去尋,後在鹿邑見有人坐於旅館處講那孔明的故事,為兄便知,你必是在不遠處,附近所有裏邑具己尋過,隻剩蔡裏…”
“阿兄…”他雖說得簡單,便我卻能想像得出這兩個月裏,他一路搜尋過來,必是十分不易。
阿兄輕歎口氣,將我摟進懷裏,“稚子!為何總這般不讓人安心,何事都不願與眾人道,阿兄卻知,你會答應如此匆忙遠嫁,必與璣嫁紀有關,隻是既然紀非汝良人,又何必匆匆擇婿,到最後還落水出事,庶母此時候在宮中也必定焦急如焚!”
微愣,沒想到阿兄竟是知道我與齊紀之事。
又想起阿母,隨即有濃濃愧疚和刺痛溢滿心間,抑製住心底翻騰的情緒,我低低道了句對不起!便不再言語。
阿兄又道,“算了!過兩****便與阿兄先回魯國罷!”
回魯?我怔一下,不是先往陳去嗎?
“何以先回魯?不是往陳麼?”婚事要怎麼辦?
阿兄深看我一眼,輕輕嗯了一聲,沒再作聲。
阿兄刻意回避的樣子讓我心中了然,我的婚事定是起了巨大變化,而且可能是極為不好的。
不過阿兄不願道,便算了,確實如他所言,如此匆匆擇婿,或多或少有些消極,認為既然不能嫁與齊紀,嫁何人也是沒了分別,陳磊身世家境不錯,一輩子吃喝不愁,又是正夫人,便想這樣將就過了算了,既然天意嫁不了他,便隨了罷,這些事情,於我來說,是隨時都可放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