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雨絲飄落下來,在兄酋的臉龐彙聚成珠,然後沿著臉部流暢線條滑進他優雅的長頸裏,在白色領間消失不見。

有風吹過,一絲寒意襲來,我攏攏皮裘,此時己是初冬,阿兄斬衰的衣袂在風裏不停擺動,越發顯得身體裏空蕩蕩的。

同情麼?

認真想想,對於正夫人的死,我的心靜如止水,談不上悲也沒有哀。如果是以往,或許會覺得生命易逝,但在經曆過那麼多事後,一個外人的生或死,與我來說,毫不相幹,雖然在這魯宮我稱她為母親。

曾經,我顫聲問過濤哥,在殺了那麼多人後,他怎麼還能如止淡定若水,絲毫不覺愧疚。

而那時濤哥是怎麼說的?

記得最清楚的便是,我問這句話時,濤哥先是一怔,爾後勾了勾唇,衣服被隨意甩在了寬大黑色辦公桌上,慢條斯理點燃一根煙,煙霧繚繞中有些自嘲的一笑,“阿妍,為什麼不能淡定?你看看這屋中每一樣東西,我身上穿的每一件衣服,這就是我的麵具,光看這些,沒有人會認為那些人是我殺的,而那些人也確實不是我殺的,他們是死在自己卑劣貪欲之下,阿妍你要記住,英雄早己死在墓碑下,下乘流氓死在貪婪上,如果想要活著,就要用你的腦子,那些不該同情的,不該信任的,永遠別去同情,別去信任。這個世上有尊嚴的人是不需要別人同情的,而值得信任的,也不需要言語。倘若一個人對你說,信他,記住,一定不要真的相信,因為他開始說這句話時,便是想著將來毀諾了。”

因為這翻話,我從此沒再隨意去依賴或者相信一個人。

“娻,回宮去吧!”不知何時,兄酋己站在我前。

點點頭,看一眼不遠處含著淚泡的兄熙,轉身向魯宮行去,高高的廡頂掩映在一片蒼翠之中,衰衰鍾鳴蕩在石牆灰瓦間。

“君主。”與兄酋分開,己是燭火通明,正進闈門,稚托著陶盂行了過來。

“如何?”

黯然垂眉,稚回道,“庶夫人仍舊喝不下。”

無聲點個頭,腳步一轉向阿母宮室行去,宮牆上,寺人己點燃鬆明,這幾日因正夫人的凶禮一片死寂的魯宮,總算發出一絲暖意。

我隻是沒想到,君父是如此在意正夫人,夫人去後,己有兩天不曾吃喝,母親亦然。

寺人擎著火把在前頭引路,點點光亮照在灰白宮牆上,我的影子被拉得老長。

撩開帷簾,有風進來,燭燎晃了晃,燭下便見母親靠於小幾,手中拿著繡了一半的衣裳,本算紅潤的臉色,因著一場病變得削瘦,顴骨微顯,將眼襯得更大。

隻是此時,正半垂眸子,呆呆出神,

“阿母..”

我的呼喚聲將全神貫注中的阿母擾醒。

半垂的眸抬起,斂了斂心神,阿母方回,“啊,是娻來了。”

“嗯,阿母適才在想何事?”

阿母怔了怔,笑著道,“無事。”

看阿母許久,我方語帶委屈,慢慢開口,“阿母確有心事,卻不願與娻道。”此次回魯,便覺得阿母似有些不同以往,無人時,便總愛凝著一處愣神,有時我說著話兒時,她也似沒聽到,總會重複問上一遍。

方輕輕道個哦字,然每次問起有何心事,她卻總有意繞開話題,如此幾次,我便不再詢問,事後,找寺姆徴來問,徴隻對我道,怕是君父月餘未來,阿母這才心神不蜀。

君父麼?摸了摸膝下茵席,他的心終歸還是放在正夫人身上,此次回來便聽人道,自正夫人病後,君父很少入媵室,每日都歇在正夫人處。

果然,我說完,阿母又露出淡淡笑容,放下手中繡了一半的衣裳,傾前過來,揉揉我的頭發,道,“娻確實長大了呢,往後阿母安心了。”

說到後麵語氣卻似有些憂傷。

好吧,撒嬌發嗲不是我的專長,但頭頂一陣溫暖卻不由得讓我放軟身子,偎進阿母懷裏,“娻早己長大,阿母旦請放一百二十顆心。”

“嗬嗬…稚子。”

正扯著話兒,寺姆徴端一盂水進來,室內四周溫情讓她一笑,“君主總算回來,庶夫人日夜盼望,那庭中老桑再過月旬便發新枝了。”

“倘若不是裌突生疾,我或許季秋己歸魯。”

“裌?”

“乃宋皋繼子,此時就在長昊賓館處,是他與宋皋送娻歸魯的。”

寺姆徴放下手中盂盆,“庶夫人,請先溫溫腳吧。”

阿母起身坐上床榻脫下素履,眼睛卻是望著我,甚感興趣,“娻此去王城可有看過宋皋,其人如何?”

這話,隻怕阿母早就想問了罷,於是我將王城時的情景說得更祥細些,阿母不時插話,與君父問的相同,無外乎天子,王後對我如何。

摒退寺姆徴,我笑著要幫母親搓腳,卻被阿母拒絕。

“娻身為君主,且乃宋之未嫁小君,豈可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