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瓜達爾卡納爾海空戰(1)(2 / 3)

日軍上下全然沒有察覺美軍進攻,直到圖拉吉來電,稱“敵重兵壓境,我軍誓死堅守,祈願武運長久”,才知兩島已失。日本人很快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立即組織反擊。8月7日黃昏,第8艦隊司令三川軍一海軍中將親率5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從拉包爾啟航,準備在大白天冒險通過新喬治亞群島和聖伊薩貝爾島之間的海峽(即後來被稱為“槽海”的狹窄水域),8日晚駛入鐵底灣,襲擊盟軍運輸艦船。從開戰前幾年開始,日本海軍就常常利用惡劣天氣和夜暗條件苦練殺敵本領,準備同優勢的美國海軍作戰。日本艦隊的訓練多是在波濤洶湧的北太平洋進行,夜以繼日的反複訓練,使不少水兵丟了性命。為了夜戰的需要,日本研製出高質量的望遠鏡、可靠性較大的照明彈和破壞力最大的氧氣魚雷。這種魚雷直徑610毫米,雷頭裝藥量454公斤,航速可達49節,島國資源有限,因此日本海軍往往指望以奇襲取勝,反較資源豐富的對手更加重視利用自然條件。三川軍一是一員足智多謀、勇於冒險的猛將,正因為如此,山本才同意他白天冒著遭空襲的危險,去夜襲盟軍。

在三川巡洋艦艦隊起程前,拉包爾基地的日軍轟炸機和戰鬥機就飛臨了“鐵底灣”上空。弗萊徹的航空母艦以戰鬥機組成強有力的空中警戒網,將大部分日機擊落,其餘日機逃走。8日晨,日軍魚雷機向美軍襲來,特納將軍便把運輸船和警戒艦隻編成航行序列,當日機攻擊時,全體艦船以最大航速進行規避。50多艘艦船的對空炮火,加上擔任空中掩護的戰鬥機,構成了一張從高空到低空的火網,幾乎把日軍的魚雷機群全部擊落。盟軍的登陸編隊雖然遭到日飛機的襲擊,但所受的損失比預料的小。到8月8日傍晚,運輸船的卸載尚不到25%,特納估計在“鐵底灣”的運輸船至少還得再停留2天。可是,就在這時,他收到了兩封令他的船隊處境險惡的電報。一封電報是弗萊徹以戰鬥機受到損失和燃料需補給為理由,準備將航空母艦撤出瓜島海域。顯然,弗萊徹對日軍魚雷機和轟炸機的攻艦能力心有餘悸,不久前他剛丟了“列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2艘大型航空母艦,所以此次他唯恐再受損失,不願繼續留在這個危險區冒風險,一心找借口想盡快離開。另一封電報是,1架澳大利亞巡邏機發現日艦隊正向“槽海”駛來。特納認為,兩棲作戰部隊既得不到航空母艦的支援,又有受到空襲的危險,因此隻好中止卸載作業,準備第二天撤離。8日晚20時30分,他請範德格裏夫特師長和警戒部隊指揮官。英國海軍少將克拉奇利來旗艦開會,以便傳達上述決定,並征求他們的意見。特納在會議上宣布:“由於航空母艦的撤走,兩棲作戰兵力將處於日機空襲之下,因此,海軍陸戰隊要在今天夜裏把必要的補給品運到岸上,使運輸船明早返航。”範德格裏夫特陸戰隊少將一聽,就忍不住大聲發起牢騷:“瓜島作戰物資補給遠遠不夠,現在又要把未卸完物資的運輸船全部撤走,我們像地地道道的傻瓜一樣被別人拋棄了!”克拉奇利問特納:“您對澳大利亞飛行員的報告有何看法?”特納頗為自信地斷定:“日軍這支艦隊將在所羅門群島中部的某地停泊,企圖在那裏建立一個水上機場,以派出攜帶魚雷的水上飛機襲擊我們的運輸船隊。因此為了先發製人,我已令岸基飛機明天早晨轟炸他們。”然而,此時的三川艦隊並沒有如特納想象的那樣夜泊下來,他們正劈開驚濤駭浪,在茫茫黑夜中通過“槽海”,航向直指瓜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