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群島以東的海戰落幕了,日美兩國海軍基本打了個平手。但是,海戰的結局,粉碎了日軍迅速奪回瓜島機場的企圖,進一步使血腥的瓜島之戰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局麵。
4.夜襲“東京快車”
田中海軍少將的登陸運輸隊在所羅門群島以東海戰中嚐到了苦頭,此後,日本海軍在向瓜島接近、給堅守島上陣地的部隊提供增援補給時,行動更加慎重。天黑前,日軍驅逐艦和運輸船總是在“槽海”北部徘徊,入夜後,才進入“鐵底灣”,待人員上陸和物資卸載完畢,日艦常對亨德森機場進行炮擊,爾後再經“槽海”北上,於天亮前跑出美轟炸機的作戰半徑之外。盟軍的驅逐艦曾在夜裏被擅長夜戰的日軍驅逐艦擊沉多艘,迫使盟軍艦船也變得小心起來,天色一黑即撤離“鐵底灣”。日軍的這種行動很有規律,被美海軍陸戰隊稱為“東京快車”。這一時期瓜島附近的製海權,白天掌握在美軍手中,夜間則轉入日軍手中。雙方水麵艦艇在“鐵底灣”發生的幾次小規模海戰,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盟軍艦隻晝間在“鐵底灣”活動時間過長,日落後與日艦相遇而引起交戰;二是盟軍艦隻夜間冒險進入這一水域而同日艦發生遭遇戰。
到1942年9月10日,日軍在瓜島上的部隊已有6000名,分別部署在美軍陣地的東、西兩側。為了奪回亨德森機場,日本陸軍準備發起第二次反攻,於是近藤海軍中將率領聯合艦隊的部分兵力再次從特魯克出發,去支援陸軍在島上的反攻。然而,日本陸軍指揮官對美軍的兵力估計過低,12日夜,其主力部隊在亨德森機場稍南的地方,沿著一個後來被稱為“血染的山嶺”的山同發起突擊時,遭到了美海軍陸戰隊的迎頭痛擊。美軍在105毫米榴彈炮的有力支援下,用迫擊炮和機槍打退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衝鋒。至14日淩晨,沒有炮兵的日軍傷亡慘重,雖曾接近機場,但終被擊潰。天亮後,從亨德森機場起飛的美軍飛機又對叢林中的頑敵進行了猛烈掃射。結果,日軍的第二次反攻在扔下1500具屍體後,以失敗而告終,近藤艦隊一無所獲地返回了特魯克。“血染的山嶺”一戰,使日軍在驚魂稍定後覺察到,美軍在瓜島已布有重兵,隻有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才能奪回,否則瓜島將永遠陷於敵手。9月18日,日軍大本營決定新幾內亞的作戰行動為瓜島之戰讓路,命令進攻莫爾茲比港的部隊停止前進,再次翻越大山撤回布納,以期在奪回瓜島之前先暫時固守新幾內亞東部。根據這一新的戰略布署,日本海軍增加了“東京快車”的運行次數。日本陸軍的一個精銳師、大量的重炮、坦克及彈藥雲集肖特蘭島,陸續運往瓜島。
在這一時期,弗萊徹強大的航空母艦特混艦隊遭到了日軍潛艇前所未有的打擊。8月31日,“薩拉托加”號被日本潛艇發射的魚雷擊傷,傷勢之重使其在爾後的3個月內無法重返戰場。兩周後,航空母艦“黃蜂”號、新式戰列艦“北卡羅來納”號在15分鍾內相繼遭到魚雷攻擊,2條魚雷命中“黃蜂”號,使其供油係統起火,艦上的消防水泵也被炸壞,因而不能有效地進行消防作業。艦長謝爾曼海軍上校雖竭力控製火勢,使沒有受到損傷的艦尾迎風,但沒有效果。最後,謝爾曼下令棄艦,驅逐艦用魚雷將“黃蜂”號擊沉。不幸的事件接連發生,加之“企業”號又剛剛在所羅門群島以東海戰中受傷,這樣盟軍在整個太平洋海域能夠進行作戰任務的航空母艦隻剩下了“大黃蜂”號,完好無損的戰列艦隻有“華盛頓”號。因此,當運輸船隊載著陸軍部隊去增援範德格裏夫特的海軍陸戰隊第1師,以對抗日軍增援瓜島的部隊時,隻能靠“大黃蜂”號一艘航空母艦為其擔任空中掩護。
進入10月份以後,給瓜島日軍輸血的“東方快車”幾乎每夜不斷,而且日本海軍自恃盟軍艦隊不是其夜戰的對手,更加肆無忌憚地用艦炮轟擊亨德森機場。為教訓一下狂妄的日本人,美國海軍決心在10月11日深夜打一場水麵艦艇夜襲戰。根據偵察機的敵情報告,美海軍少將斯科特受命出征,率“舊金山”號、“鹽城湖”號2艘重巡洋艦、“海倫娜”號、“博伊斯”號2艘輕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直駛瓜島西北端的埃斯佩蘭斯角附近海域,欲搶在“東京快車”通過之前布陣以待。此時,日軍定島海軍少將率領的登陸運輸隊和後藤海軍少將率領的艦炮支援群正從瓜島北麵和西北麵海域漸漸馳來,後藤的3艘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除負責掩護定島外,還要在當夜炮擊亨德森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