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島戰役之後,山本五十六坐鎮於加羅林群島首府特魯克,密切不安地注視著步步逼近拉包爾的美軍。美軍在南太平洋上的戰略部署是形成對日本西南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軍基地拉包爾的鉗形攻勢,拉包爾位於俾斯麥群島中的新不列顛島的東北部,靠近所羅門群島的最北端。對拉包爾的鉗形攻勢由麥克阿瑟陸軍上將負責統一指揮,麥克阿瑟親自率領西南太平洋戰區陸海空三軍部隊從新幾內亞向西,哈爾西海軍上將率領美太平洋第3艦隊沿所羅11群島北上,從兩個方向實施分進合圍。所羅門群島日軍岌岌可危的防禦態勢,使山本五十六司令長官不得不親赴拉包爾指揮作戰,1943年4月下旬,就在山本積極策劃新一輪空中攻勢,前往前線視察空勤部隊途中,其座機遭到事先破譯了密碼而掌握情報的美軍戰鬥機的伏擊,墜落於所羅門群島北部的莽莽叢林中。山本因成功地奇襲美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而名噪一時,其被擊斃無疑大大鼓舞了美軍將士取得勝利的信心。哈爾西海軍上將的兩棲部隊在艦隊和航空兵部隊的有力支援下,在中所羅門群島島鏈上粉碎了日軍的頑強抵抗,以及日水麵艦艇和航空兵對駐島守軍的增援,於1943年11月奪取了所羅門群島北部最大的海島布幹維爾島,爬上了使拉包爾失去作用的戰略階梯的最後一級。工兵部隊開始在島上修建機場,這個機場離拉包爾僅僅220海裏,哈爾西海軍上將的轟炸機在戰鬥機的掩護下,可對拉包爾及俾斯麥群島所有地區實施轟炸。在鉗形攻勢的另一頭,麥克阿瑟陸軍上將經過一次接一次的速決戰,完全控製了新幾內亞島的東北地區,繼而在新不列顛島實施登陸,西南太平洋美軍突破了日軍以俾斯麥群島為基地的空中防線和海上防線。拉包爾要塞陷入了盟軍的堅固包圍圈中,喪失了製海權和製空權的其他幾個殘存日軍據點也已經完全癱瘓。接替山本出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古賀海軍上將不得不放棄了對拉包爾的防禦,將分散在俾斯麥群島和北所羅門群島的12.5萬名守島日軍遠遠地拋棄在了盟軍的大後方。
1943年底對拉包爾的封鎖圍困基本完成後,經過大半年實力補充和充分準備的美國海軍中太平洋部隊終於開始向中太平洋方麵的日軍展開了大規模攻勢。在中太平洋發動攻勢,從一開始就遭到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麥克阿瑟陸軍上將的強烈反對。他主張,一經占領或封鎖了拉包爾,集結在珍珠港的美軍即可橫渡太平洋,應利用盟軍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地區已經建立的空海軍基地,沿新幾內亞-棉蘭老島軸線進軍,直取菲律賓,直至日本本土。而尼米茲等美國海軍首腦認為,直接橫渡中太平洋是一條最佳的進兵路線,不僅運輸線較短,氣象條件較好,而且既可切斷日本本土通往南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線,又可集中優勢兵力去攻占中太平洋那些相距甚遠、難以相互支援的小島和環礁,此外還能把戰線迅速推進到日本近海,使日本本土遭到襲擊。海軍認為,沿麥克阿瑟的新幾內亞一棉蘭老島軸線進兵是舍近求遠,既浪費兵力,又必須經過一條漫長的、易受盤踞在中太平洋群島上的日軍襲擊的海上航路,而且日軍容易判斷美軍下一攻勢的矛頭所向,便可在進軍路上相互支援,集中兵力予以抵抗。地麵部隊還會受到瘧疾等熱帶叢林病的威脅,進兵速度會相當緩慢。經過一番爭執,海軍的計劃最後得到了美參謀長聯席會議的認可,決定開辟中太平洋軸線,以此作為向日本進軍的主要戰略方向。但是考慮到西南太平洋部隊已在追擊退卻之敵和麥克阿瑟陸軍上將對全世界許下的“保衛菲律賓、打回馬尼拉”的誓言,參聯會同意麥克阿瑟沿新內亞-棉蘭老島軸線繼續向前推進。這樣,盟軍雙管齊下,從兩個作戰方向向西進攻,又形成了一個新的對菲律賓的鉗形攻勢,這個鉗形攻勢的規模,比對拉包爾的鉗形攻勢要大得多。日軍將不得不分散兵力,時刻處於顧此失彼的緊張狀態之中,搞不清美軍下一步攻勢將指向何處。況且,美國新型航空母艦已經完成臨戰準備,其威力和機動能力足以抵消日軍在內線作戰的有利地位,以這些堪稱海上活動基地的航空母艦為前鋒,中太平洋部隊即使沒有岸基航空兵支援,也可對日占島嶼實施跳躍式的越島登陸作戰。美軍在太平洋上的製海權和製空權的範圍,隨著航母特混艦隊的前移而不斷擴大。
1942年底至1943年初,太平洋戰爭朝有利於盟軍發生轉折的背景是,美國龐大的經濟和工業潛力完全轉入了戰時軌道,軍工生產蓬勃發展,其造艦能力3倍於日本,飛機製造能力10倍於日本。1943年春天以後,9艘新型快速航空母艦加入中太平洋部隊的主力第5艦隊,其中4艘是載機100多架的27000噸“埃塞克斯”級大型航空母艦,即“埃塞克斯”號、“列克星敦”號(Ⅱ世)、“邦克山”號和“約克城(Ⅱ世)”號,這些航速可達32節的海上堡壘,不僅航速快,而且裝備好,相當於日本“翔鶴”級、“獨立”號等5艘輕型航空母艦,能載機35架,相當於日本“瑞鶴”級。美國海軍占據了太平洋上航空母艦力量對比的優勢,它們與8艘護航航空母艦、5艘新式戰列艦、7艘老式戰列艦、9艘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56艘驅逐艦、29艘運輸艦及大量的登陸艦艇一道,組成了第5艦隊能實施遠程突擊的強大兵力,這支新的特混艦隊與1942年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隻剩下“薩拉托加”號和受傷的“企業”號兩艘航母的艱苦歲月相比,形成了鮮明對照,它們現在擁有6艘大型航空母艦、5艘輕型航空母艦。海軍艦載機和岸基飛機在數量上不僅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在性能上也占有一定的優勢。F6F“惡婦”式艦載戰鬥機盡管裝甲和自密油箱較重,因而不如日軍“零”式艦載戰鬥機靈活,但飛行速度、高度、攻擊和防護性能都比“零”式略勝一籌。SB式俯衝轟炸機比過去的SBD“無畏”式速度快、作戰半徑大、攜彈量多。F4V“海盜”式戰鬥機適於岸基作戰,時速可以超過400海裏,爬高性能優於任何一種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