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蘇軍的冬季總攻
蘇軍在莫斯科的反攻,粉碎了德軍奪取莫斯科的企圖,並迫使德軍後退100~250公裏,蘇軍前出到勒熱夫、拉馬河、魯紮河、博羅夫斯克、莫薩利斯克、別廖夫、韋爾霍維耶一線。蘇軍在莫薩利斯克—蘇希尼奇、勒熱夫—拉馬河形成南北兩個突出部,德軍第4、第9集團軍、第3、第4裝甲集團軍態勢突出,很容易被蘇軍合圍,切斷退路。與此同時,蘇軍在季赫溫和羅斯托夫的反攻也取得一定戰果,德軍季赫溫集團被趕過沃爾霍夫河,列寧格勒同內地鐵路交通以及拉多加湖的聯係都得以恢複,其防禦能力大大提高。南方麵軍諸部解放羅斯托夫,粉碎了德軍向高加索突破的計劃。在克裏木,蘇軍發起了刻赤—費奧多西亞登陸戰役,解放了刻赤半島和費奧多西亞,迫使德軍暫時中止對塞瓦斯托波爾的進攻。
從總的態勢看,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處於比較孤立的狀態,易於蘇軍發展進攻,擴大戰果。德軍統帥部意識到了這種危險,1941年12月28日,發布關於組織防禦的命令,要求各部隊竭盡全力寸土必爭。在冬季的主要任務是守住已占領的地區,以爭取時間糾集新的預備隊,為1942年春天重新發動進攻創造條件。為此,北方集團軍群必須在沃爾霍夫河一線和沃爾霍夫車站通往西北的鐵路線上設防固守,繼續對列寧格勒實行圍困。中央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守住勒熱夫、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構成的三角地帶和勒熱夫—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格紮茨克兩條十字形鐵路交通線。南方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堅守占領地區,攻下塞瓦斯托波爾。
斯大林深受蘇軍在莫斯科反攻中取得勝利的影響,他認為,德軍在莫斯科失敗後,正處於慌亂狀態,未作冬季作戰準備的德軍將無法抵擋蘇軍的連續突擊,隻要突破德軍防線,不給德軍以喘息之機,就可以打破德軍來年的春季進攻,並在列寧格勒、莫斯科以西地區、烏克蘭和克裏木擊潰德軍。因此,蘇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確定的總攻計劃是:在西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圍殲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基本兵力;在西北方向粉碎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在西南方向擊潰德軍南方集團軍群,解放頓巴斯和克裏木。總攻時間預定在反攻之後不作間歇立即展開。
1942年1月7日,西方向各方麵軍司令部接到進攻訓令,各方麵軍根據最高統帥部的訓令擬定了具體計劃:西方麵軍右翼的第1突擊集團軍、第20、第16集團軍繼續向瑟喬夫卡總方向進攻,並在加裏寧方麵軍協同下,消滅德軍瑟喬夫卡—勒熱夫集團;中央的第5、第33集團軍向莫紮伊斯克、格紮茨克總方向進攻;第43、第49和第50集團軍向尤赫諾夫實施突擊,粉碎德軍尤赫諾夫—孔德羅沃集團,隨後向維亞濟馬發展進攻;別洛夫的加強騎兵軍向維亞濟馬地區挺進,同加裏寧方麵軍的騎兵第11軍會合,以便共同對德軍維亞濟馬集團實施突擊;第10集團軍向基洛夫進攻,並掩護西方麵軍左翼。
加裏寧方麵軍向瑟喬夫卡、維亞濟馬總方向進攻,並以部分兵力迂回勒熱夫,其第22集團軍應向別雷發展進攻。
西北方麵軍向兩個不同的方向實施進攻,第3突擊集團軍向大盧基總方向進攻;第4突擊集團軍向托羅佩茨—韋利日進攻。
西南方麵軍右翼集團軍和布良斯克方麵軍的任務是鉗製正麵之敵,不讓其把部隊調往中線和頓巴斯。
總攻以加裏寧方麵軍(5個集團軍、1個騎兵軍)於1月8日實施瑟喬夫卡—維亞濟馬進攻戰役開始。1月8日,加裏寧方麵軍第39集團軍突破德軍在勒熱夫以西的防禦,繼續向南部的瑟喬夫卡推進。第二天,西北方麵軍的左翼部隊第3、第4突擊集團軍從奧斯塔什科夫發動進攻,遭到德軍的頑強抵抗,在初期戰鬥中,沒有多大進展。
至1月12日前,蘇軍第3、第4突擊集團軍突破德軍防禦戰術地幅。1月16日,第4突擊集團軍奪取安德烈亞波爾市,l月21日,攻占托羅佩茨市,其先遣支隊切斷了大盧基—勒熱夫鐵路。第3突擊集團軍至l月22日前合圍霍爾姆市德軍,從南麵迂回德軍第16集團軍傑米揚斯克集團。到1月底,第3、第4突擊集團軍已迫近大盧基、維捷布斯克和傑米多夫,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麵臨被深遠包圍的危險。為便於指揮,斯大林將第3、第4突擊集團軍轉給加裏寧方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