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這次的戰鬥來,向阿瓦士突擊的那個陸戰隊旅就得到了加強,在原來編製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一個航空營、一個裝甲營、一個遠程炮兵營、一個偵察連、一個防空連與一個核生化防護連。
顯然,波斯陸軍的作戰編製沒有這麼靈活,各個作戰單位都是固定的。
那麼,在白已經摧毀了近五百輛坦克與六百多輛裝甲戰車的情況下,霍梅尼港的守軍哪還有重裝備?
疑惑歸疑惑,當晚上的轟炸行動依然按照計劃進行。
黑之前,花旗空軍就出動了三十多架戰術戰鬥機,幾乎全是F-15E與F-16,全都執行對地打擊任務。
按照標準的作戰流程,這些戰鬥機在到達戰區之後,將依靠情報體係,也就是各種偵察平台提供的信息,將攜帶的精確製導彈藥投下去,然後返回基地。至於有沒有炸中,已經炸中的是什麼,顯然不是戰鬥機飛行員關心的問題,也用不著戰鬥機去甄別戰果,花旗空軍有的是甄別手段。
當時,負責監視霍梅尼港的,不止是有架E-8,還有好幾架“全球鷹”。
別是一支浩浩蕩蕩的軍隊,哪怕隻是一部民用轎車,隻要出現在街道上,立即就會被發現。
以花旗軍隊的甄別手段,區別民用車輛與軍車,顯然是兒科。
七點三十分左右,花旗空軍就完成了當晚的第一輪轟炸,在黑前升空的三十多架戰鬥機全用光炸彈。
按照E-8與“全球鷹”獲取的情報,摧毀了大約三百台波斯陸軍的主戰裝備。
隻是,波斯陸軍的突圍行動還在進行,絲毫沒有放鬆的樣子,似乎壓根就沒有把花旗空軍的轟炸當回事。
第二批趕到的是二十架A-10攻擊機。
因為已經奪取了絕對製空權,加上F-15E與F-16機群在投彈的時候沒有受到威脅,所以花旗空軍出動了這些在五前才來到沙地國,而且即將退役的攻擊機,由其執行近距離空中打擊任務。
如果隻是對付道路上的車輛,A-10的作戰效率絕對是最高的。
很簡單,隻有在對付新式主戰坦克的時候,A-10才需要使用攜帶的炸彈與導彈,而對付其他車輛,機首的那門七管航炮就夠了。更重要的是,A-10有厚重的裝甲,就算遭到口徑高射炮射擊,也沒什麼好擔憂的,而F-15E與F-16顯然沒這麼牢固,在低空飛行時很容易被擊落。
要有什麼問題,那就是二十架A-10實在不夠用。
雖然可以通過空中加油補充燃油,但是沒有辦法在空中補充彈藥,用光了彈藥的作戰飛機隻能返航。
到了十點左右,花旗空軍發動了第三波空中打擊,出動的是F-15E與F-16。
隨後,那二十架A-10在補充了彈藥與燃油之後,在當晚十一點半再次升空,執行的依然是近距離空中打擊任務。
隻是上半夜,花旗空軍就出動了四個批次,上百架次的戰鬥機,在霍梅尼港北麵投下了數百噸炸彈,摧毀了上千個目標,而且幾乎全都是裝甲目標,至少E-8與“全球鷹”認定是裝甲目標。
顯然,這很不正常!
直到淩晨一點左右,也就是第二次起飛的二十架A-10再次用光彈藥,從前線返回來的時候,花旗空軍才意識到犯了什麼樣的錯誤。
不是來自作戰部隊的報告,而是來自網上的新聞。
在大約半個時內,國際互聯網上出現了上千段視頻,全是花旗空軍在波斯胡齊斯坦省轟炸平民的視頻。
遭到轟炸的,大多是平民的車輛與車隊!
難道,上半夜轟炸的全是平民,不是軍隊?
這些視頻出現之後,花旗的新聞媒體先是矢口否認,認為這是波斯軍方在製造輿論,故意弄出來的。
隨後,白宮與五角大樓都發表了聲明,宣稱花旗軍隊在波斯打擊的隻是軍事目標,絕不會向平民開火。
隻是,否認有用嗎?
證據確鑿,根本不容否認。
在幾個視頻上,出現了沒有爆炸的炸彈,上麵的銘文表明來自花旗空軍。
此外,還有幾個由花旗戰鬥機丟下的副油箱,準確是副油箱的碎片,上麵同樣有花旗空軍的編號與銘文。
更重要的是,遭到轟炸的確實是平民,而不是軍隊。
那麼,花旗空軍轟炸的到底是平民,還是軍人?
亮前,白宮緊急叫停了在霍梅尼港附近的轟炸行動,勒令空軍讓所有作戰飛機都留在地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