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中喃喃自語:王浩然啊,王浩然,你可不能把這麼個少年英才埋沒在這絕穀之中啊!思緒百轉卻回到了十三年前的時光,眼前幻化出百般情景。
……
自從王浩然選擇了在絕穀中隱居,生性淡泊名利的他除了離開絕穀去縣城換取一些日常用品之外,大部分的時間卻是在陪伴著自己的亡妻,十五年來,每天一首簫曲從來沒有一次間斷,對亡妻郭詩函深深的懷念和內心中對外界社會對失望使得王浩然對外界提不起一點興趣,也沒有一點心情去遊覽這當時匆匆選定的隱居之所。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夜裏幽夢忽返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由於一直沉浸在悲傷憂鬱之中,蘇軾的這首《江城子》王浩然已經數不清臨摹了多少遍。
俗話說,靜極思動,王浩然收拾了十五年的傷感情懷,終於在一個清晨決定對絕穀進行一次觀光,都十五年了,還不知道這個絕穀到底有什麼好風景呢!?一曲奏罷,王浩然長嘯一聲,身軀展動在屋中去了那十五年不曾用過的寒漓劍,開始了觀光。
這絕穀還真是不小,東西闊有300米左右,南北長近1000米,真不知道是怎麼形成的,王浩然飛馳的身影停在山穀的南端,心中感慨造物主的神奇。看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麼出奇的地方,王浩然禁不住非常失望,心下正在考慮是不是在轉上一圈,忽然身後傳來某種動物活動所發出噝噝的聲音!王浩然霍然轉身,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奇異的大蟒蛇昂首從一個非常隱蔽的山洞裏爬出來,長有一丈左右,水桶粗細,渾體白色,眼睛冒著紅光,頭上居然還長著一隻寸許長的大角!
這是什麼東西!蟒蛇看來對王浩然沒有什麼敵意,隻是朝王浩然這邊看了一眼,似乎通人性一般的點了點頭,轉身竟又回去了!王浩然猶豫了一下,跟了進去,反正別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好看的,不妨進去看看。幸好,山洞裏麵不像洞口一樣狹窄,足以讓王浩然昂首挺胸的通過,否則,可隻有爬行或者彎腰低頭了。
前麵的蟒蛇已經消失不見了,王浩然已經深入洞中30多米了,奇怪的是沒有絲毫窒息的感覺,也並不黑暗,四下一看原來使兩邊的牆壁上隱隱透出白色磷光。王浩然心下正在琢磨這是不是一個天然的洞穴,前麵已經來到了一個岔路口,分作兩條道了!往哪邊呢?還是右邊吧,王浩然決定順著感覺走,又往前走了大約100多米的樣子,眼前霍然開朗,光線也變得亮如白晝。
入目是一個巨大的空間,高有近三丈,約有400個平米的樣子。洞頂嵌這無數顆白色發著柔和光線的珠子,正中央一顆碩大如拳頭的珠子尤其光芒四射。王浩然認識那是罕見的夜明珠,居然有這麼多!還有更奇怪的,就在那顆最大的珠子下麵有一把無鞘長劍插在一個有一圍多粗,近丈高的柱子頂部!在一片珠光寶氣中更是光芒四射!
到此,王浩然斷定這裏必定有人住過,而且還是一位不平凡的人物!
飛身掠上那個柱子,隻見那劍柄是一個奇異的龍頭的形狀,吞口是一種不知名的金屬所製,沒有任何刻字。近一半的劍身插在柱子中,剩下的一半發出耀目的白光。饒是王浩然見多識廣,何曾見過如此寶劍?自己那把寒漓劍已經算是上古神兵了,這把劍看樣子比寒漓還要好!王浩然身手想去摸劍柄,還沒有觸到就被一股奇異的力量阻擋住,任憑王浩然運動乾坤真氣,卻不能前進一絲一毫!王浩然心下駭然,放棄了撫mo劍身的更誘人的想法。
掠下石柱,王浩然在柱子的周圍仔細的尋找起來。他知道象這種上古神兵都有前人的注釋在旁邊,否則不會憑空跑到這兒來。終於,王浩然在石柱的背麵找到了幾行蠅頭隸書,幸好王浩然對隸書古體字深有研究,認識上麵的字。大概意思是:“此劍名為白龍,非有緣者不能拔出,甚至碰觸,否則必受重傷!何謂有緣?柱下三尺有一石盒,內有移天神功三卷,隻要練成即可拔出此劍。而習練移天神功者必須是童子之身且不能有絲毫別的武功!支洞中有風、火、冰三洞可輔助練功。”
當下,王浩然懶得管他,用寒漓劍掘地三尺,卻真的發現一個石盒!取出石盒打開一看,石盒中有三本薄薄的書,上書隸體四個大字:移天神功!書的料子非金非銀,似絹非絹,既有絹的柔軟,又有金屬的韌性,入手卻又輕飄飄的,不知道是什麼質地。王浩然帶著石盒回到茅屋,一番仔細研究之後,不僅為移天神功拍案叫絕!奪天地之造化,吸日月之精華,功成之日具有毀天滅地的能力,且能夠直接吸收存在於無限虛空中的太陽能以及各種形態的能量!功法因此命名為移天神功。
功法中還提到練習移天神功前五層需要風、火、冰三洞輔助以提高練功速度,否則,事倍功半,窮一生之力也不能成功。以後需要修習者入世修行,尋機緣而成。等到最後一層第九層練成,差不多就是活神仙了!
書的最後署名竟然是燃燈上人!王浩然驚詫的同時想到這個燃燈是不是封神榜上的燃燈,如果是的話,那現代人的信仰基礎可是完全給推翻了!至少古代的神話小說再也不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了!然而想到自己與移天神功無緣,卻也不無遺憾,隻好束之高閣了!想到此刻,王浩然不禁起了一探風、火、冰三洞的念頭,雖然不能練習移天神功,見識一下也是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