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二次大戰與雅爾塔體係 (2)(1 / 3)

對於蘇聯的建議,英法代表保持沉默,不置可否。伏羅希洛夫不願等待,他直率地問德拉克斯:“一旦戰爭爆發,英國可以派多少部隊赴歐洲作戰?”

德拉克斯遲疑了一會,才回答說:“目前隻可以派出5個步兵師和1個摩托化師。”

聽了德拉克斯的回答,伏羅希洛夫從內心感到失望。

翌日,談判繼續進行。這一次伏羅希洛夫又提出更令英法頭痛的問題。他聲稱,蘇聯並不與德國接壤,一旦投入對德作戰,必須穿越波蘭和羅馬尼亞領土。他要求英法運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說服波蘭和羅馬尼亞同意蘇軍入境。

英法代表聲稱,他們沒有資格來回答這樣的政治問題,過境問題是蘇聯與波蘭、羅馬尼亞的事,應由這兩國自己來回答。

蘇聯拒絕接受這樣的回答,明顯地表示不滿。8月15日,法國政府正麵向波蘭政府提出允許蘇軍過境的問題。波蘭政府立即斷然加以拒絕,它認為,蘇軍在波蘭領土上作戰並不會給波蘭帶來安全利益。

由於法國直接麵對德國侵略,它不希望談判破裂。因此,法國向英國建議,不管波蘭采取什麼態度,它們“同意”蘇軍進入波蘭作戰。英國拒絕了法國這一建議。

莫斯科軍事談判同樣陷入死胡同。

斯大林認為,英法不肯與蘇聯結成平等的盟友,蘇聯不能繼續等待,必須采取行動捍衛自己的安全利益。他選擇了與德國締約。

8月23日,蘇德正式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附加議定書。這個議定書等於在大戰之前劃定了蘇德兩國的勢力範圍,比如假如波蘭領土上發生戰爭,德國和蘇聯以納雷夫河、維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線為界,大家一人一半。在強國爭霸之中,弱國隻能是待宰的羔羊。

翌日,英法代表要求會見伏羅希洛夫,希望了解現在蘇聯是否還繼續進行談判。

8月25日下午1時,伏羅希洛夫最後一次會見英法代表,直截了當地說:“鑒於政治形勢業已改變,繼續談判已經沒有什麼用處了。”

莫斯科談判曲終人散,正式關上大門。希特勒露出奸笑,開始動手了。

1939年8月31日夜,位於德波邊界的德國小鎮格萊維茨突然響起一陣槍聲,一夥身穿波蘭陸軍軍服的武裝人員占領了鎮上的廣播電台,並在這家電台上發表了煽動性的反德演說。演說者用波蘭語叫嚷道:“波蘭民族反對德國的戰爭已經開始了。”事後,這夥人在電台門前丟下幾具屍體,作為電台傷亡的工作人員。

這場拙劣的鬧劇的導演是希姆萊,他是德國黨衛軍的總頭目,奉希特勒的命令行事。在他的命令下,一小隊黨衛軍換上波軍製服,偽裝為波軍士兵,製造了這起襲擊事件。死者則是事前準備好的集中營囚犯。這場鬧劇為德國入侵波蘭提供了急需的借口。

9月1日上午10時,希特勒驅車來到國會大廈,發表了一篇用謊言堆砌的講演。他聲嘶力竭地叫道:“昨天夜裏,波蘭正規軍已經向我們的領土發動了第一次進攻,我們已於清晨5時45分起開始還擊。從現在起,我們將以炸彈回敬炸彈。”

就是在希特勒所提到的那個時刻,德國開始了對波蘭的大規模入侵。數千架標有卐字徽號的納粹德國轟炸機肆無忌憚地闖入波蘭領空,將成千上萬噸炸彈傾瀉在波蘭的機場、碼頭、交通樞紐、軍事設施和軍事基地上。頃刻之間,一隊隊整齊排列在機場上的波蘭戰機變成一堆廢鐵,德國人輕而易舉地奪取了波蘭戰場的製空權。在德國空軍的猛烈轟炸下,波蘭的橋梁、碼頭、車站、道路、鐵路等交通設施遭到嚴重破壞,通信設施也被摧毀。

與此同時,幾千輛德國坦克越過德波邊界,直插波蘭縱深地帶,將守衛在邊界地區的100多萬波蘭軍隊分割包圍。數百架斯圖卡式轟炸機進行低空俯衝轟炸,發出刺耳淒厲的聲音,給守衛陣地的波軍造成了嚴重傷亡。150萬納粹大軍在摩托化重炮的伴隨下,乘坐機動車輛,在錯綜複雜的電報、電話等現代通信係統的統一調度下,奔馳在坎坷不平的波蘭道路上,殲滅被圍的波蘭軍隊,迅速占領波蘭的西部城市和鄉村。這是波蘭、也是世界第一次領教納粹德國的閃擊戰。

頑強的波蘭人拚死進行抵抗,但這一切根本無濟於事。僅僅一周之內,駐紮西部邊界的波軍的35個師就被德軍擊潰或消滅。麵對滾滾前進的德國裝甲鐵流,絕望的波蘭人用騎兵向德軍坦克發起衝鋒,這使人們聯想起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描述的堂吉訶德與風車的決鬥。英勇的波蘭士兵的鮮血染紅了波蘭的土地,但卻不能阻止德軍的前進。9月6日,位於波蘭南部的第二大城克拉科夫淪陷。9月8日,德軍來到華沙城下。波蘭政府遷出華沙,華沙的軍民開始了英勇的華沙保衛戰。

9月1日晚9時,英國駐德大使漢德遜代表英國政府,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立即停止對波蘭的進攻,從波蘭撤軍,否則英國將履行援助波蘭的義務。1小時後,法國駐德大使考侖德雷代表法國政府,向德國發出了同樣內容的照會。然而,希特勒對英法的威脅竟不理會,繼續猛攻波蘭。9月3日,英法先後向德國宣戰,戰爭擴大為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