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外麵下著雨,可是室內卻是其樂融融,大家圍坐在杜明家中的大桌子旁,喝著果子酒,吃著可口的飯菜,尤其是餃子,更是讓大家讚不絕口,杜明因為是北方人,所以很喜歡麵食,對各種麵食也都知道點,因此給大家介紹了不少麵粉的好處,比如說烙餅,饅頭,包子,餡餅,餃子,麵條真是五花八門,說的是在座的各位流了一地的哈喇子。有了麵粉,大家就不需要吃很多的烤肉,就能夠吃飽了,這也就讓獵物的消耗減少了很多,於是由力和圖家帶頭,扛回去幾袋麵粉,打算嚐試著用麵粉代替以往的主食。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雨季整個部落出現了生產高峰,竟然有二十三個小寶寶誕生了,並且估計前段時間結合在一起的塔爾族的人們應該再這個雨季過後也會有好消息了。族長非常的開心,說雨季過後要再次慶祝。因此最近杜明他們光是收雞蛋就收到手軟,自從圖家生了寶寶發雞蛋給大家後,現在幾乎每家都用這個方式來傳遞自己的喜悅了。
雨季過後,天氣逐漸變冷了起來,杜明拉著石頭和力他們,上午打獵下午就開始幫著石頭蓋房子,因為蓋房子大家已經熟門熟路了所以很快隻用了半個月左右就蓋好了一個二層樓,格局和杜明家一樣的房子,剩下的裝修就需要石頭自己弄了,於是可憐的石頭每天早出晚歸的,力求將王雨欣理想家園打造成功,當然杜明也幫他一起做了很多家具,尤其是自動上下水的地方,的確花了兩個人很多心思。
王雨欣真的很感謝杜明,要不是他估計她也不會也不可能和石頭這麼快的衝破觀念,還有很多的束縛走到一起。
阿月的肚子已經八個月了,所以現在上午采集蔬菜,野果子等等工作就都落在了王雨欣一個人的身上,不過王雨欣已經不再是幾個月前那個走幾步就累的要死的小女孩了,現在的她,身體真的很棒,每天走十幾裏的山路氣都不帶多喘一下了,爬樹更是手到擒來,有時候王雨欣想著,如果現在自己這樣讓老媽看到了,估計會嚇死吧。
這天王雨欣來到河邊,繼續挖些生薑出來,以前想為什麼不一次性都挖完呢,後來才知道生薑這種植物隻有在水源幹淨的地方才能夠生長,而且儲存不當很容易就發黴了,因此隻能夠根據所需要,定時來采,不過這樣也好,保護生態平衡了,讓這個地方的生薑可以源源不斷的生長起來。
來到河邊,王雨欣很快的就將所需要的生薑挖了出來,放在河水中清洗,天氣變冷後河水也逐漸冰涼了起來,河岸邊很多像蘆葦的植物,由於前段時間的大雨衝刷在河邊內,垂落在河麵上,將河麵渲染成了一片白色,王雨欣忍不住將白色的物體撈了起來,看了一會兒後,高興的她簡直要蹦了起來,竟然讓她發現了亞麻。
這個可是人類最開始就使用的織布的原始材料呀,王雨欣不顧冰涼的河水連忙將河麵飄浮著的大片大片的纖維,收集起來打算拿回去,有了亞麻今後就可以紡織了,現在他們隻能夠穿獸皮,可是獸皮特別不好清洗,尤其是夏天,穿時間長了就會有股騷臭味道。
量太多,一個人弄不完,於是王雨欣就趕緊跑了回去,將杜明和石頭都叫了來,一起幫忙將附近漂浮著的纖維都收集起來,杜明看到纖維也是大吃一驚,尤其是亞麻實際上遍地都是,根本不稀奇,可是誰也想不到,經過水泡過後,竟然會產生這麼多的纖維出來,經過這個發現後,杜明和石頭又多了一項任務,今後出去打獵的時候,如果發現這類的植物一律回收,還要保存種子,王雨欣打算利用這個冬天將這些纖維編織成布。
織布的前提需要先將纖維紡成線,阿月和王雨欣拿著這些纖維,開始孜孜不倦的纏繞在手上,這個就像以前小的時候媽媽拆毛衣的時候,王雨欣跟著做過纏毛線,所以大致上知道怎麼弄,不過太費時間,兩個人弄一天也才整理出一點點,杜明和石頭看著兩人的動作,研究著怎麼做成紡線的搖車,還有織布的織布機,石頭這段時間在杜明的指導下木匠活是突飛猛進,尤其是石頭對距離和尺寸非常的敏感,做出來的家具隻見可以說是無縫銜接,這讓杜明也不得不佩服。
王雨欣以前在一家民俗園遊玩的時候,曾經體驗過一次原始的織布和紡紗,幾個人集思廣益的竟然在一個月後,將紡線用的搖車還有織布機給弄了出來。雖然還非常原始,但也大大的提高了紡織的效率了。
作者有話說求收藏,求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