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對方悠悠然開口,念道:“真人前,子共記吾辭,受天道文比久,豈得其大部界分盡邪?吾道有幾部,以何為極,以何為大究竟哉?”
田老道知是《太平經》的一段,連忙接口說道:“文中有道,六極六竟,愚生今說,不知以何為六極六竟。”
“真人自責,何一重也?”
“愚生聞:子不孝,則不能盡力養其親;弟子不順,則不能盡力修明其師道;臣不忠,則不能盡力共敬事其君,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惡之,死尚有餘責於地下,名為三行不順善之子也。常以月盡朔旦,見對於天主正理陰陽、是尊卑之神吏,魂魄為之愁,至滅乃已。故自知不精,有過於師不除也。”
顧青雲在台下,看著兩位道長一板一眼地背誦經文。十分鍾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王高人見這兩位繼續背下去,可能就要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背誦經書時間最長”,趕緊加以阻止。底下的觀眾們昏昏睡倒了一大片,畢竟有道高人也怕無聊嘛。
辯經的最後結果以田老道和他的對手取了並列第一,隨後便是風水五行。時間不早,眾道人都奔赴餐飲大廳吃飯,飯後略略消食,才又奔赴會場,開始後麵的比試環節。
龍綃宮的王道長金色道袍飄飄,手持拂塵,登上了比試台。他本擬報符道比試,畢竟龍綃宮的符咒在道界也頗有名氣。王道長本人就是道符界的張旭、王羲之,顏真卿,奈何符咒之靈或不靈,竟不以筆法瀟灑與否而定,實在是王道長心中之憾事。倘若再撞上和那會畫符捉鬼的小姑娘一組,他王道人這張老臉還要是不要了?思前想後,他決定放棄符道,轉而在風水之上露一手鎮鎮場子,維護一下龍綃宮在道界的名譽和地位。
與王道長同登風水比試的也是一位大拿,即是王高人那捧不起來的阿鬥,青城派的章道人。章王兩位道長同是一派之掌門,都在道界享有聲譽,這一場普通的風水比試,轉眼變成了兩個門派一決高下的比試,倒是主辦方和參賽的兩個人始料未及的。
這一場比試,頓時有了不小的看頭。相信這一次結果出來之後,不是傳出“龍綃宮不如青城派”,就是說“青城派不如龍綃宮”。做觀眾的各家各派或者散修的道士們紛紛翹首而望,眼裏頗多好奇和期待。而兩位登台的比試雙方,都暗自悔得腸子都青了。章道長暗想:“如果我剛才出手了武鬥比試,這一場風水比試就可以推過去了,怎會有如此波折?”王道長則想:“如果我剛才參加丹道或者辯經,也足可以免去此刻尷尬了。”
可惜這會場中各種跌打損傷補益泄瀉的藥都有,唯獨缺少一丸後悔藥。兩位道士雖各有想法,也不得不向四方拱手,見過禮,依照主辦方給出的題目開始測算風水。
有王高人做助力,章道人之前得到過題目,已經胸有成竹了。不過龍綃宮的王道長在這一方麵成名已久,令他不得不忌憚幾分。
風水也稱青烏術,青囊術,涉及到山川地理五行八卦各項偏門,也養活了許多賴以此謀生的真假“大師”。王道長和章道長也都是精通此類的人。國人但有些錢,少有不耗在風水之上的,從事風水命理研究的那些“大師”,無一不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