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荷西”號沉船
我們很難想象英國皇室的尊貴威嚴和海盜們的殘酷狡詐有什麼共同之處,但在16、17世紀英國與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爭奪海上霸權的時候,英國皇室與海盜的聯手,使西班牙的船隊在大西洋上航行時,從來沒有片刻輕鬆和愉快,不是碰上英國海盜,就是撞見皇家海軍,總得瞻前顧後,提心吊膽。但是,繃得太緊的弦易斷,這不,“聖荷西”號就出了事……倒黴的“聖荷西”號
1708年5月28日,一艘全副武裝、戒備森嚴的西班牙帆船從巴拿馬一處殖民港口緩緩地啟程了,這就是“聖荷西”號。那天的天氣特別好,正是一個遠洋航行的好日子,但船上西班牙人的表情卻一點也不喜慶,個個緊張得大氣不敢喘一口。原來船上裝載的是他們最近在南美殖民地搜刮的巨額財富,包括金條、銀條、金幣、銀幣,各式金銀器皿以及大量的珠寶玉石,按照當時的價值估算,約有10億英鎊。這個季節順風順水,他們是想趁機悄悄運送回國,但他們唯恐再碰上英國人,這早已讓他們寢食難安了。
自從1588年“無敵艦隊”铩羽而歸後,西班牙的船隻在大西洋上就再也沒有抬起頭過。想想往昔的耀武揚威,再看看今天的憋屈窩囊,西班牙人是敢怒而不敢言。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世紀,他們還是整天灰溜溜地躲避著英國艦隊,看見米字旗的影子就趕緊逃之夭夭。誰料,越是擔心的事越有可能發生,這邊西班牙的帆船一開動,那裏早有探子報告了英國皇家海軍,當時名聞天下的英國海軍大將韋格立即率領艦隊,在南美去往西班牙的必經之路設好了埋伏。
“聖荷西”號的船長費德茲本來也非等閑之輩,在海上穿梭了這麼多年,他不僅熟悉海上的路徑和氣候,而且麵對英軍,躲與逃的功夫都堪稱一流。但是不知怎麼回事,這次一出海他就開始心情煩躁,竟然完全不管不顧地橫衝直撞,在英國人控製的海域內徑直向前駛去。幾天過後,英國人一點動靜也沒有,他心下大喜,再有這麼幾天,馬上到家了,不會再有英國人來搗亂了。這麼大的海洋,總不能回回都碰上倒黴事,這次興許沒問題了。就在費德茲船長得意忘形之際,英國皇家海軍的韋格大將卻已近在咫尺。6月8日,當西班牙人遠遠地看見前麵一字排開的英國艦隊時,全都傻了眼。當時船上的人有抱頭痛哭的,有呼天搶地的,有負隅頑抗的,有跳水開溜的,亂作一團。船長一時間控製不了局麵,隻好痛罵自己大意,眼下卻隻能坐以待斃。英國艦隊圍了上來,一輪排炮過後,“聖荷西”號上火光四起,船下水柱衝天,頃刻之間就隻剩一根桅杆露在水麵了。“聖荷西”號連同它的船長和600餘名水手以及滿船的金銀財寶,全部沉入了茫茫大海。說來那探子也是大意,隻看到有船出海,竟不知船上裝載的是數不盡的金銀珠寶,讓這大炮一轟,全都不知去向。幸運的哥倫比亞
後來終於有人探得“聖荷西”號原來是一艘運寶船,蜂擁而至的尋寶人也找到了沉船的具體位置,大約在距哥倫比亞海岸25千米的加勒比海225米深的海底。但是1983年,哥倫比亞政府發言人稱,這“聖荷西”號沉船寶藏位於他們的領海,就屬於他們國家的財產,現在早已不是殖民時代,誰也別想再搶。說話的人是哥倫比亞的公共部長西格維亞,他說的話代表了一個主權國家的威嚴,所以尋寶的人一時之間沒敢輕舉妄動。而且打撈寶藏的費用高達3000萬美元,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在不能確定能撈起寶藏之前,誰也不敢冒這個險,於是都等著哥倫比亞政府尋找合作夥伴時,再出頭露麵。於是,大海深處又多了一份出水的等待。橡樹島“錢坑”
海島、寶藏、海盜、少年,一切仿佛隻是小說中的情節,但當幾個孩子的奇遇和天真的幻想被人們較了真,我們在乎的也許並不是金銀如山的寶藏,而是那樣一種驚險刺激的冒險曆程。三個少年的奇遇
1795年10月的一天,有三個少年興致勃勃地來到一座距加拿大東海岸近5千米的孤島旅行,這就是傳說中的橡樹島。它的本名叫做奧克島,與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隔海相望,因為在島中央長著一棵很大而且有些年歲的老橡樹,所以人們習慣地稱它為橡樹島。
就是這樣一座小得有些不起眼的海島,傳說上麵隱藏著18世紀初期一名海盜的秘密,因此人們對它充滿了無窮的好奇心,這三個少年也正是為了這件事而來。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後來在《湯姆曆險記》中說,海盜會把寶藏裝進一個破木箱,在月圓的夜裏,埋在老枯樹投下影子的地方。馬克·吐溫年輕的時候當過水手,他說的話應該是有一些道理的,而那三個少年也一定讚同他。他們來到島上,還真找到一棵老枯的橡樹,發現樹枝上有一串鏽蝕的吊輪車,而在吊輪車正對的樹下有一處淺坑,他們便認定這就是傳說中的海盜們掩埋寶藏的地方。當時那名叫做威廉·基德的海盜被捕並被處以死刑,他想以他的秘密換一條生路,但是執法官不相信他,堅決送他和他假想的寶藏下了地獄。執法官無論如何沒有想到,在世紀之末,這個他認為是謠傳的秘密卻吸引了眾多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