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海外大千世界(5)(1 / 3)

陵寢的大門口有4扇引入注目的拱門,門框上是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半部古蘭經的經文,其中最著名的是“邀請心地純潔者,進入天堂的花園”這句話。為什麼這裏的古蘭經隻有半部?很多人猜測大概是沙賈汗想把剩餘的半部留在自己的陵寢中,可是這樣的良苦用心終因曆史的變遷而不了了之。當時,沙賈汗為了建造這座陵寢,曾召集來自全世界的工匠,據說陵寢內有一扇精美的門扉窗欞是由從中國來的工匠雕刻的。中央墓室放置著泰姬和沙賈汗的兩具石棺,石棺上寶石閃爍,翡翠、瑪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餘種價值連城的寶石鑲嵌出了精致的茉莉花圖案。不過,據說泰姬和沙賈汗並沒有安睡在這兩具棺木中,因為真棺安放在地底下的另一間地下室內。

泰姬陵的大門外別有一番天地,可以說,如果沒有這處精心搭配的地方,那麼泰姬陵無論多麼精美,也將缺乏一種靈動之氣。在泰姬陵外,設計者毫不吝嗇地把幾汪清水巧妙地鋪展在她的麵前,使這位美人一下子就有了飄逸與清麗之氣。一條水道寬闊清澄,水道兩旁種植果樹和柏樹,分別象征生命和死亡。遠處望去,泰姬陵倒影在水池中央,或舒或展,或靜或動,猶如天上宮闕。

沙賈汗曾經誇下海口:“如果人世間有天堂與樂園,那麼泰姬陵就是這個樂園。”的確像他描述的那樣,從外表上看,這座全部由純白色大理石建造成的陵墓,在一日之中會隨著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時陽光強弱的不同而變幻不同的色彩。早上朝陽初升,泰姬陵被抹上一抹紅暈,似羞紅少女朦朧而清新;到了正午,印度上空燦爛的陽光將泰姬陵照射得通體發白,似堅貞而坦蕩的情人;隨著陽光一點一點偏西,泰姬陵又逐漸由黃色變為紅色,再變成淡淡的紫色,藍色,直到被夜色收留和掩藏。如果你在一個恰好有月光的晚上來到泰姬陵的話,那將有幸目睹一個絕世奇景。據說月光下的陵墓會變成銀白色,上麵點綴著藍色的螢光。自2004年11月27日開始,泰姬陵有條件地對遊客開放夜遊,門票高達1500盧比,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早中晚遊覽票價不一樣的景點。

美麗的奧妙所在

以下是來自建築專家們對於泰姬陵的點評,這些點評向我們揭示了泰姬陵美麗的秘密。

首先,它的美來自於建築群總體布局的完美。雖然這是一個很單純的布局,但是,這種單純性恰恰和陵墓天堂般的氣氛相吻合。也許,人世間最美麗的東西往往就是那些最單純的。陵墓是唯一的構圖中心,它居於中軸線末端,前麵是展開的方形草地。所以當你剛剛走進第二道門的時候,就可以找到適當的觀賞距離,而1∶45的仰角也不會給人壓抑的感覺。另外,兩泓清池是對泰姬陵最好的點綴,在湛藍的天空下,青草白塔,倒影清亮。當噴泉飛濺,水霧迷蒙,泰姬陵在水中的倒影閃爍顫動,倏整倏散,一座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歡樂愉快的生動氣息。

泰姬陵還創造了一種肅穆而又明朗的陵墓形象,這種簡單的構圖穩重而又舒展。台基寬闊,和中間的陵墓一起構成一個大致的方錐形。主體建築四周的四座高塔又使整個建築的輪廓顯得空靈,不至於特別擁擠。這種舒朗為天空留下了參與構圖的餘地,使泰姬陵和她的背景之間顯得十分和諧。另外,陵墓的體形洗練,各部分輪廓簡約而不簡單,相互之間的關係清楚明朗,虛實變化自然而明確。在她的身上,人們看不到過於瑣碎的東西,而這種清素的風格恰恰給觀者留下了更多思考和感慨的空間。有一句話說得好,正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你可以把一切都給它。

另外,泰姬陵的比例十分和諧,主要部分之間有大體相近的幾何關係,且主次分明。陵墓頂端圓形的穹頂統率全局,因此尺度最大。在陵墓正中有一凹廊,這裏是立麵的中心,它的尺度略微次於穹頂。然後依次是兩側和抹角斜麵上的凹廊,還有四角的塔頂,這些地方的尺度大小、依次遞減。這樣有層次的遞減使整個陵墓顯得整齊和諧。另外,那些大大小小的凹廊還造成了建築層次上的進退、光影的變化、虛實的對照,使建築在簡單中有所變化,也使整個陵墓在肅穆中兼具開朗親切。美麗帶來的厄運

作為一滴愛的淚珠,泰姬陵終於在開工之後的第二十二年建成了。然而,她的命運也和她所埋葬的皇後一樣坎坷,她所有的厄運都來自於她的美麗。

在泰姬陵建成約1個世紀之後,印度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裏,印度一些主要古建築都曾受到過不同程度的破壞,如德裏紅堡曾被改建為兵工廠,阿格拉堡曾被征用為軍營,西坎德拉花園成了英國工程師的“療養所”,而輕靈美麗的泰姬陵竟然改成了舞廳。入侵者不僅將肅穆的靈堂開辟為娛樂場所,還把鐵錘、鑿子帶了進去。酒足飯飽之後,他們便會以前所未有的貪婪敲鑿陵墓上的寶石和珍珠。不過,與孟加拉總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劃的陰謀相比,這些強盜們零敲碎打的偷竊顯然不足一提。19世紀30年代,這位總督謀劃拆除當時疏於管理、雜草叢生的泰姬陵,甚至連施工機械都已經開進了陵園。可是後來因為從德裏紅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買主,拆除的計劃才被怍罷,泰姬陵總算躲過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