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海外大千世界(9)(1 / 3)

摩拉索斯生前並未能親眼目睹耗費他24年心血建造的長眠之所完工,而且據說死後也未能如願地安葬在這座高大雄偉的陵墓裏。傳說摩拉索斯死後,深愛他的王後將他的骨頭碾成粉末後放入葡萄酒中一同飲下,以達成與丈夫永不分離的目的。從考古發掘上看,自1856年英國人查爾斯·牛頓進入摩索拉斯陵墓內進行發掘工作開始,100年過去了,人們還是沒有找到摩索拉斯的石棺。也許悲傷的王後真的有過飲下丈夫骨粉的瘋狂舉動,那麼摩索拉斯也就不會被安葬在這裏了。

摩索拉斯陵墓無可奈何地經曆了天災人禍。15世紀,一場大地震極大地損壞了這座陵墓。1402年,汪達爾人征服了哈裏卡納蘇斯城,征服者對於這座異教徒的藝術之殿深惡痛絕,1494年時,為了加固要塞,他們毫不留情地在搖搖欲墜的陵墓上大規模采石,這種破壞活動持續了28年,陵墓裏的珍寶也被盜賊洗劫一空。摩索拉斯陵墓就這樣漸漸被毀掉了,隻有少量浮雕留存下來,其中包括一件由大理石雕成的亞馬孫族女戰士的浮雕。後來,它們展轉來到了大英博物館。

昔日繁榮的哈裏卡納蘇斯城現在不過是一個寂寞的小漁村而已,那裏的人們己經不能指出曾經出盡風頭的摩索拉斯陵墓的所在地,甚至幾乎沒有人知道這裏曾經有過這麼一座宏偉的建築。目盡之處,隻有野草,看來,它真的要被曆史淹沒了。為何他們迷戀恢弘陵寢

古老的尼羅河上遊河畔,星羅棋布般屹立著90餘座宏偉壯觀的金字塔,這些金字塔以其氣勢雄偉,工程浩大,修建年代久遠,建築技術先進而位列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在地球的另一方,同樣具有高度發達古代文明的中國也擁有不勝枚舉的大型陵寢,如秦始皇陵的幾座陪葬坑便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古埃及和中國,一個遠在非洲的赤道,一個位於世界東方;一個虔誠地崇拜眾多神明,一個信奉忠孝仁義。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為何同樣迷戀恢弘陵寢?從古埃及金字塔到中國大型王陵

埃及金字塔不僅僅是法老們的陵墓、古埃及的象征,更是這個偉大文明的精魄所在。目前,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0餘座,分布在尼羅河畔,以孟菲斯一帶最為集中。規模宏大的金字塔大多修建於古埃及第三王朝到第六王朝(前2686~前2181)的古王國時期,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第四王國。第二代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而這僅是法老陵墓中的奇葩之一,尼羅河西岸的帝王穀中埋藏著同樣規模龐大的60餘座豪華陵寢。古埃及王陵中的隨葬品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如考古者們光為清理圖坦卡蒙墓中的隨葬品,就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

這種迷戀恢弘陵寢的現象在同時期也出現於世界的另一端——中國。中國古代帝王陵寢的規模之弘大,建造之精巧並不遜色於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大致有封土為陵和鑿山為陵兩種。高大的封土堆經不得風雨侵蝕,可千年之後我們仍可以在一些大型陵墓的陵園中發現高達十數米,宛如小山般的封土堆,其內部更是金碧輝煌。中國古代持續時間遠長於古埃及,因此奢華的帝王陵寢也延續了3000餘年。在此期間,這些華麗王陵的形製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商周時期的大型多墓道、深墓穴的土坑墓,到秦漢造域中聳立的封土下宛如迷宮的磚室和石室墓室,再到隋唐之後禮製完備的陵園。

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的隨葬品不僅華貴珍奇,更加注重體現禮儀製度,隨葬品可以深刻地反映中國古代等級禮製的森嚴。夏商周時期的列鼎製度,漢代的玉衣和黃腸題湊,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列戟和陵前石刻等等,無不顯示中國古代帝王的威儀。

在人類文明史上,很多鼎盛的民族都曾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國家,然而隻有在尼羅河沿岸和中國才發現過數量驚人、規模宏大、隨葬品奢華的大型陵墓。古埃及法老和中國古代帝王往往在即位之初便為自己修建陵寢,這兩個文明古國締造了人類喪葬文明的巔峰。為什麼隻有他們才迷戀這種恢弘的陵寢呢?探尋東西方喪葬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