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地理之謎(3)(1 / 3)

20世紀90年代,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轟動了海內外:詹姆斯·希爾頓筆下所描繪的香格裏拉原型就在中國雲南迪慶。這裏處於終年積雪的雪山、江水奔騰的峽穀和大片的原始森林之中,天空碧藍、泉水清澈。梅裏雪山有蔥鬱茂密的森林,落差達4800米,森林海拔4300米。森林蘊藏的物種繁多。森林之上是高山草甸和冰清石灘,再往上是冰川。站在梅裏雪山的明永冰山上,四周景物一覽無遺。冬季冰川白茫茫一片,冰舌下延到森林中,最終端海拔2600米。白色的冰舌在碧綠的林海中徜徉,宛如龍騰大海,而雪崩驚天動地的怒吼,更增添了冰川矯若遊龍的氣勢。山腳下終日奔騰不息的江水呼嘯奔湧,驚濤拍岸。每年到梅裏雪山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他們大多來自青藏高原的昌都、玉樹及康巴地區。此處特殊的景觀和氣勢是吸引崇拜自然力的藏民朝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吸引藏民遠來朝拜的神山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永沅不可動搖的。自然洞之謎

群山峻壑是大自然的傑作。也許是信手拈來,也許是有意為之,大自然偏愛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謎團,或是難以名狀的可怖外貌,或是神秘幽深的洞穴奇窟……

在中國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發現了3個自然洞,它們都位於霍林郭勒市東北部駱駝脖子山上,其中有一個直徑15米、深不見底的無底洞。另外還有一個約40米深的豎洞和一個約10米深的斜洞,而往山巔處的另一處洞裏扔下一塊3千克重的石塊,石塊碰撞洞壁的聲音由大到小,可持續20秒,此洞的深度至今仍無人可知。當地牧民說,這個洞口春夏秋冬都長有綠苔,當冬天到來時,洞裏經常往上冒白氣。無底洞四周奇峰嵯峨,怪石嶙峋,植被豐富,山杏樹隨處可見,並常有沙雞、野雞、麅子、黃羊、野鹿、野豬和狼等禽獸出沒。有關人士認為,奇形怪狀的石崖和四季常青的無底洞將是探險家和遊客的好去處。張壁古堡何人建造

山西省的介休市,在地圖上是個極不起眼的城市,從介休市南行十多公裏,有一個三麵臨溝、一麵靠山的村莊叫張壁村。就是這個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小村莊,隱藏著無數讓人驚歎的曆史寶藏。神奇的古堡

從1994年開始,張壁村村民平靜的躬耕生活被打破了。在這個小小山村中發現了一處集文化、宗教、軍事於一體的古建築群,同時還發現了一個結構精巧、令現代軍事專家都驚歎不已的古地道。這些建築和地道,留給了文物學家一個又一個懸而難解的千古之謎。

在曆朝曆代的《介休縣誌》中,除張壁堡外,其他9寨40堡都可以在史書縣誌中找到。後人不得不思考,張壁堡的隱而未現到底是編者的失誤還是人們有意地避而不談?如果是前者,以常規來推斷似乎不太可能;倘若是後者,那麼其中的緣由似乎就有待探究了。

城堡的設計者可以稱得上是舉世無雙的建築奇才。城堡周長1300米,從南至北長300米,從東至西長400米。彈丸之地裏竟有9座廟宇,9口深水井,集軍營、校場、倉儲、民居、地道於一村,整齊的建築格局,有序的民居,恰如其分的廟宇直到現在依然保存完好,讓人感到非常驚奇。

那麼,這個神秘的古堡是出自何人之手呢?曆史淵源

據《資治通鑒》記載:公元617年,隋朝將領劉武周率部殺死太守,又派人暗中與突厥聯係,組成起義軍反隋。由於攻無不克,戰功顯赫,因此被突厥立為“定楊可汗”,於是他就自己當了皇帝。滅隋之後,劉武周又率眾準備反唐,並將妹夫宋金剛立為宋王。宋金剛率兵南下,公元619年,介休被攻克,宋金剛的偏將尉遲恭駐守介休。第二年,李世民攻克介休。宋金剛帶領隨眾敗逃突厥。

尉遲恭駐守介休將近一年,可以說有時間也有必要建一個“易守難攻、退避有路”的城堡,但尉遲恭後來被說降,地道也就廢棄了。古堡在尉遲恭離開後就變成了單純的居民村落。

但是,在史書和縣誌上找不到曾經修築張壁堡的隻言片語,而且遠古遺留下的碑碣上也無從考究,這樣的事確實讓人心生疑惑。所以,認為建堡者是尉遲恭也隻是後人的一種猜測。

張壁古堡的地道至少有3500米長,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距地麵僅數米,下層距地麵也隻有十多米。每層每條都有通道溝通,有貫眼可通話、觀望。而每層地道隔一段距離就有大小不等的拓寬區、旁洞,小則2~3米的空間,大則可放兩個班的兵力。下層地道有儲存糧草的倉庫,有馬廄可以用來喂馬。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地道與地麵間最薄的地方位於堡門洞下和交通樞紐所在地,地上麵的人做的大部分事情在地下都能被聽到。

張壁古地道最早建在什麼時候?至今人們也是眾說紛紜。在沒有大炮槍彈的古代,要攻破這樣堅實複雜的地下工事,其可能性幾乎為零,它絕對是世界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