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韓再芬,是在安慶老城菱湖公園南門旁一座不大起眼的小樓裏,這是戲曲界卓有聲名的再芬黃梅藝術劇院所在地。
更讓人驚訝的是,曾傾倒大批戲迷、美豔如花的“女駙馬”,辦公條件如此簡樸:10平方米見方的房間,並無太多裝潢,隻有再普通不過的幾張桌椅和櫃子,門外就是團員們練功的場地和舞台。
看著牆上掛著的各種各樣的劇照和證書,來訪者才會意識到,這兒的主人是國內外獲獎無數的黃梅戲當紅名角。
身為一家股份製公司的董事長,韓再芬在安慶新城區的黃梅藝術中心有一處大辦公室,但她說,自己10歲入團學戲,在這座小樓裏一待30多年,感情深厚,她喜歡這裏的氣場,每次回來,內心都感到特別踏實。
“徽州女人”
2010年11月2日,韓再芬登上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講壇,做了《百年黃梅戲: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戲劇》的主題演講。
當天,美國國會圖書館舉行《為明天記錄今天》黃梅戲入選保存儀式,韓再芬的戲曲作品、藝術曆程、表演形式、創新紀錄和訪談錄像由該館國家民俗中心永久收藏並展出。她是1949年後第一位作品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的中國戲曲表演藝術家。在此之前,隻有京劇泰鬥梅蘭芳得享此殊榮。
半年以後,2011年4月13日,再芬黃梅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安慶掛牌成立,韓再芬出任董事長。據說,它是全國第一家轉企改製、股份製改造和上市融資“三步並作一步走”的國有文藝演出院團。
一邊是得到國內(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黃梅戲的代表性傳承人)和國際公認的表演藝術家,一邊是有望成為“中國戲曲第一股”的掌門人,這位京劇鼻祖程長庚晚輩女同鄉(均為安徽潛山人)的戲劇人生,又多了幾分傳奇色彩。
韓再芬把自己迄今為止的30餘年職業生涯分為三個階段。從1978年到2005年,27年間,主要是學戲唱戲,登台表演,一步步從嶄露頭角的年輕演員到安慶黃梅戲二團台柱,後來聲名遠播大江南北,並跨界發展,涉足多部影視劇拍攝,代表作品有《女駙馬》《徽州女人》《孟麗君》及《走向共和》等。
2005年,安慶市啟動國有演藝院團改革探索,按照“名角、名劇、名團”模式,將黃梅戲二團改製為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韓再芬出任院長,身兼演員和劇院管理者雙重角色,這是第二階段。那時候,她曾在自己的博客上轉載了一篇文章,裏麵談到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原來是到處張羅商業演出的“穴頭”(經紀人、班主),讓人“目瞪口呆”,可見當時其所思所想。
韓再芬說,開始那兩年熟人、朋友們見麵都大為驚訝,問她為何變得憔悴了。對一位以舞台表演為生命,以容顏姣好著稱的戲曲女明星來說,要當好管理者和經營者,付出的代價實在不小。
直到2011年,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在省市乃至中央主管部門推動下實行股份製改造,受命出掌新公司的韓再芬,人生軌跡又為之一變。
時勢英雌
提到黃梅戲,不能不提安慶人念念不忘的一代名伶嚴鳳英。
1968年4月8日,還有5天就過38歲生日的嚴鳳英,因被指為“文藝黑線人物”“國民黨潛伏特務”,屢遭批鬥,終於不堪受辱,自殺身亡。
嚴鳳英堪稱一位奇女子。她10歲拜師學戲,不顧看不起“戲子”的家族中人反對(她因觸犯族規差點被捆起來淹死),離家出走,搭班登台,16歲時(1946年)演出《小辭店》《遊春》等劇目,轟動當時的安徽省城安慶,一舉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