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將沉重的強磁防護服掛在鐵皮衣櫃中的衣架上,肖建長長的喘了一口氣,坐在寬寬的長條凳上,捶了幾下麻木的雙腿,然後就勢仰八叉躺了下來。
這是一間寬敞的長方形更衣室,淡藍色的牆壁,深藍色的地板平滑而潔淨,屋頂二極管發光燈散出柔和的光芒,一切顯得寧靜而和諧。寬敞的走道兩邊橫擺著幾排深藍色的鐵皮衣櫃,中間都安放著寬寬的藍色長條凳。
整間更衣室中隻有肖建一個人,他閉著眼睛躺在長條凳上,因為穿著笨重的強磁防護服蹲在狹小的工作麵上幾個小時而麻木不堪的雙腿此時傳來一陣陣的灼熱和刺痛。
“明天就是全係統聯調了,也許以後就能輕鬆些了吧”
肖建默默的想著。
大學畢業已經四年了,四年前,物理係畢業的肖建雖然成績不算最優秀,但憑著極有見地和深度的畢業論文,他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相中,並且在三個月後,被抽調進中國高能物理研究的最前沿領域――“中國環流器4號”項目組中。
“中國環流器4號”是中國高能物理界二十年嘔心瀝血之作,是中國真正掌握可控熱核聚變的突破口,而在世界上,它也是遙遙領先的。
能進這個項目組,肖建總是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能成為這種最尖端並且具有曆史意義的項目中的一份子,豈能不自豪。
不過自豪歸自豪,在這種絕大部分成員都是博士、博士後或者教授的項目組中,僅僅本科學曆的肖建隻能從事最基礎的工作,比如整晚整晚監控係統運行狀態,或者一個點一個點的測量強磁環的磁通量等等。對此,肖建並沒有感到什麼不快,他屬於那種處世低調,性情恬淡隨和的類型,四年來他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的做事,反倒成了整個項目組中對環流器的物理設備了解的最清楚的人。
躺了一會,腿上的麻木感漸漸消退了,肖建翻身站了起來,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已經是淩晨一點多了,還有四個多小時,這個項目最重要的一天:第一次係統聯調就要開始了,肖建決定趕快回宿舍睡一覺,明天好以飽滿的精力投入工作。
在一陣沁人心脾的香味中,肖建悠悠醒來,抬手按住了正準備繼續往他臉上噴香霧的鬧鍾――這種香味鬧鍾有別於傳統的靠鈴聲喚醒的方式,而是使用具有清醒效果的香味來使人自然蘇醒,從而再也不會出現那種被刺耳的鈴聲突然驚醒的煩躁感。
五點,肖建起身下床,五分鍾時間洗漱完畢便乘電梯下樓匆匆向職工食堂走去。
隨便吃了一碗稀飯和兩個包子,五點三十分,肖建來到了那座外表平凡的研究樓前,拿出磁卡在門前的感應器前擺了一下,“嘟”的一聲,感應器上的綠燈亮了,磨沙玻璃做的門無聲的向兩旁滑開。
進門後是一座寬敞的大廳,迎麵寬大的服務台後坐著兩名身穿中科院保安服的年輕男性,肖建點頭和他們打了個招呼,走到大廳左邊的金屬門前,服務台後的一名保安拿出自己的磁卡在桌上的感應器前晃了一下,然後又輸入了一組密碼,肖建麵前的門輕輕的打開了。
走進去,身後的門無聲的關閉,眼前是一條不太長的通道,盡頭是一個小廳,廳中間是一個圓柱型結構。肖建走到一個一人高的裝置前,左手按在裝置上,雙目平視,柔和的綠光閃過,裝置上一個綠燈亮起的同時,圓柱的一部分向旁邊滑開,顯出一部電梯。
向下行駛了十幾秒後,電梯停下,然後肖建開始了他每次進入這個地下實驗室前例行的事:除塵--更換工作服――把強磁防護服放上輸送架……
做完了這一切,身穿白色大褂,頭戴白色無簷帽的肖建穿過更衣室,通過一條長長的通道後進入了主裝置室的大門。
主裝置室是一個高有10米以上,麵積1000平米左右的圓形大廳,中間的圓台上放置的就是“中國環流器4號”的核心設備之一強磁球,它是一個直徑五米的金屬密封圓球,裏麵由三個三米左右直徑的金屬圓環各以九十度夾角,圓心重合嵌套而成,整體結構十分簡潔。
以圓台為中心,分幾個區放置著各種各樣的設備,複雜但卻整潔。圓廳一周牆壁的上半部分是由玻璃幕牆構成,那是中心控製室所在地,此時,項目組的很多人正在那上麵忙碌著。
肖建沒有打擾其它人,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工位前,開始處理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