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雲:
道人研墨書奇緣,起筆便道柳雲煙。
一朝春去繁華妙,隻覺此去命無權。
話說在這盛名之都,出城行過幾千餘裏之外的一處鄉鎮裏,住著一位複姓慕容,名柳雲的年青之人。說這慕容柳雲,自小無依無靠,無父無母,生活貧苦,平日的生活費用,全憑自己賣字畫供應,除這之外,便沒有其他辦法掙錢了。不過,這慕容柳雲的字畫,從小便習古人的畫作,年至今已有一十九歲,擅長人物、山水,其畫技可與古人顧長厚、展子虔、周文矩等相提並論。慕容柳雲之書法,在當今國中之一隅,亦可稱之名流,他廣采各家之長,而又專習信本之帖,故柳雲的書法風格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如若有喜書法之人得之一二卷,真可謂“一卷俊字握在手,身無金銀也快活”啊!
慕容柳雲多才多藝,喜歡吟詩作賦,若遇閑逸之人,會酒之際,其詩便似從胸中自然流露而來,絕無半點阻塞之感。柳雲吟詠之律詩小詞,皆可稱作精品傳誦,毫無粗俗之意。
慕容柳雲不念功名利祿,因小便無父母教管,閑時具誦古文遊記雅文,寫景之詩詞,於是有“李白之清灑,板橋之穎慧”的性情。隻是柳雲生就一副清相,注定是樸實端莊,待人溫厚之人,真所謂“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灑然高秀,一塵不染”。
柳雲有才有德,曆來被鄰裏稱頌,除此之外,他就一樣不好,就是不喜言語,不願多說話。
話說這日晨初之時,柳雲出門散步遊賞,在道上碰見舊時的好友劉氏。這好友姓劉名仁,字和義,是這鎮上的宦官子弟,也算是大富人家了。父親勉其一心苦讀經書,取個功名,未來能出人頭地。偏這劉和義性格軟弱,不喜讀書,曆來隻是在父母麵前做做樣子,心裏並無發奮之誌。這劉和義自小深知柳雲的為人,尤其佩服他的文采德能,故在閑暇走訪之間,一來二去,便與柳雲結了好友。柳雲念其為人如其名一樣仁和溫順,便與之深交。
這劉仁剛應試從京城回至府中,倒是在那煙柳繁華之都遊玩了幾日。今日一見柳雲,遠遠的笑喚道:“雲兄,好久不見,近來一切可好?”柳雲笑答應道:“一切安好。”劉仁走上前去,說道:“雲兄,你若是有空,可否到我家去,我欲有話與你說。”
這柳雲出來閑賞初晨之景,不想能在這兒遇見劉兄,心中不免又增了些高興之意,見劉兄這般熱情之詞,便連忙陪笑道:“劉兄好氣色啊!幾日不見,你倒是精神許多了。也不知道你是到哪兒去遊訪名片了,若是遊訪古跡,怎麼也不叫上我一起前往呢?這樣也好有個吟詩之友啊?古人還說了‘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嘛,你不會這樣忘恩負義吧?”
其實在柳雲心裏,劉兄此去京城趕考之事他早已盡知,隻因多日未見,便故說出此般玩笑話而已。
劉仁聽了雲兄的幾句話之後,心中卻有幾分為難起來。雖明白雲兄這乃玩笑之語,不過自己心裏確實不好過。
雖說我在那昌盛之城逗留耍玩了數日,倒沒有放下心裏的負擔。若是此去考試不第,害怕旁人說三道四,盡管拿他取笑。若是讓人取笑取笑也倒罷了,自己還可以忍受。更重要的是,家中還有一父親,就是唯恐難過父親這一關啊!倘若自己真的名落孫山,到了那時,不僅自己顏麵掃地,就是以後父親出去,在同道麵前也不好抬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