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昌黎五古2(2 / 3)

日月雖雲尊,不能活烏蟾。羲和送日出,恇怯頻窺覘。

炎帝持祝融,嗬噓不相炎。而我當此時,恩光何由沾。

肌膚生鱗甲,衣被如刀鐮。氣寒鼻莫齅,血動指不拈。

濁醪沸入喉,口角如銜鉗。將持匕箸食,觸指如排簽。

侵爐不覺暖,熾炭屢已添。探湯無所益,何況纊與縑。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潛。熒惑喪躔次,六龍冰脫髯。

芒碭大包內,生類恐盡殲。啾啾窗間雀,不知已微纖。

舉頭仰天鳴,所願晷刻淹。不如彈射死,卻得親炰。

鸞皇苟不存,爾固不在占。其餘蠢動儔,俱死誰恩嫌。

伊我稱最靈,不能女覆苫。悲哀激憤歎,五藏難安恬。

中宵倚牆立,淫淚何漸漸。天王哀無辜,惠我下顧瞻。

褰旒去耳纊②,調和進梅鹽。賢能日登禦,黜彼傲與。

生風吹死氣,豁達如褰簾。懸乳零落墮,晨光入前簷。

雪霜頓銷釋,土脈膏且粘。豈徒蘭蕙榮,施及艾與蒹。

日萼行鑠鑠,風條生襜襜。天乎苟其能,吾死意亦厭。

①公此詩意蓋有所諷,猶訟風伯之吹雲,而雨不得作也。謂隆寒奪春序而肆其寒,猶權臣之用事。太昊之畏避,則猶當國者畏權臣,取充位而已。其下反複所言,無易此意。其末謂“天王哀無辜”,則望人主進賢退不肖,使恩澤下流,施及草木。其愛君憂民之意,具見於此。按,《韋渠牟傳》:自陸贄免,德宗不複委權於下,宰相充位,行文書而已。所倚信者,裴延齡、李齊運、王紹、李實、韋執誼與渠牟等,其權侔人主。此詩所以諷也。時賈耽、齊抗之徒當國,公為四門博士。貞元十九年春作。②旒垂目,纊塞耳;褰旒去纊,謂明目達聰也。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

崔君初來時,相識頗未慣。但聞赤縣尉,不比博士慢。

賃屋得連牆,往來欣莫間。我時亦新居,觸事苦難辦。

蔬飧要同吃,破襖誰來綻。謂言安堵後,貸借更何患。

不知孤遺多,舉族仰薄宦。有時來朝餐,得米日已晏。

隔牆聞歡呼,眾口極鵝雁。前計頓乖張,居然見真贗。

嬌兒好眉眼,袴腳凍兩骭。捧書隨諸兄,累累兩角丱。

冬惟茹寒齏,秋始識瓜瓣。問之不言饑,飫若厭芻豢。

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給諫。白頭趨走裏,閉口絕謗訕。

府公舊同袍,拔擢宰山澗。寄詩雜詼俳,有類說鵬。

上言酒味酸,冬衣竟未擐。下言人吏稀,惟足彪與。

又言致豬鹿,此語乃善幻。三年國子師,腸肚習藜莧。

況住洛之涯,魴鱒可罩汕①。肯效屠門嚼,久嫌弋者篡。

謀拙日焦拳,活計似鋤剗。男寒澀詩書,妻瘦剩腰襻。

為官不事職,厥罪在欺謾。行當自劾去,漁釣老葭。

歲窮寒氣驕,冰雪滑磴棧。音問難屢通,何由覿青盼。

①按,崔詩必言將以豬鹿野鮮餉公,公詩辭之。善幻,猶雲善戲。《漢書·西域傳》有善眩之語,顏注雲:眩讀與幻同。住洛之涯,公時以國子博士分教東都,謂但食藜莧魴鱒,不勞致豬鹿異味也。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①

憶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稱。君頤始生須,我齒清如冰。

爾時心氣壯,百事謂己能。一別詎幾何,忽如隔晨興。

我齒豁可鄙,君顏老可憎。相逢風塵中,相親迭嗟矜。

幸同學省官,末路再得朋。東司絕教授,遊宴以為恒。

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雪徑抵樵叟,風廊折談僧。

陸渾桃花間,有湯沸如蒸。三月崧少步,躑躅紅千層。

洲沙厭晚坐,嶺壁窮晨升。沉冥不計日,為樂不可勝。

遷滿一已異,乖離坐難憑。行行事結束,人馬何騰。

感激生膽勇,從軍豈嚐曾。洸洸司徒公②,天子爪與肱。

提師十萬餘,四海欽風棱。河北兵未進,蔡州帥新薨。

曷不請掃除,活彼黎與烝。鄙夫誠怯弱,受恩愧徒宏。

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又欲麵言事,上書求詔征。

侵官固非是,妄作譴可懲。惟當待責免,耕歸溝塍。

今君得所附,勢若脫鷹。檄筆無與讓,幕謀職其膺。

收績間史牒,翰飛逐溟鵬。男兒貴立事,流景不可乘。

歲老陰沴作,雲頹雪翻崩。別袪拂洛水,征車轉崤陵。

勤勤酒不進,勉勉恨已仍。送君出門歸,愁腸若牽繩。

默坐念語笑,癡如遇寒蠅。策馬誰可適,晤言誰為應。

席塵惜不掃,殘尊對空凝。信知後會時,日月屢環。

生期理行役,歡緒絕難承。寄書惟在頻,無吝簡與繒。

①侯繼時從王諤辟。繼與公同舉貞元八年進士;元和四年又同官學省,公博士,繼助教。六月,公分司東都,而繼參河中幕。此詩是年冬作也。②元和三年九月,以淮南節度使王諤檢校司徒為河中尹、河中晉絳慈隰節度使。司徒公,王諤也。四年冬,辟繼為府從事。

東都遇春

少年氣真狂,有意與春競。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川原曉服鮮,桃李晨妝靚。荒乘不知疲,醉死豈辭病。

飲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橫。爾來曾幾時,白發忽滿鏡。

舊遊喜乖張,新輩足嘲評①。心腸一變化,羞見時節盛。

得閑無所作,貴欲辭視聽。深居疑避仇,默臥如當暝。

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為生鄙計算,鹽米告屢罄。

坐疲都忘起,冠側懶複正。幸蒙東都官,獲離機與阱②。

乖慵遭傲僻,漸染生弊性。既去焉能追,有來猶莫騁。

有船魏王池,往往縱孤泳。水容與天色,此處皆綠淨。

岸樹共紛披,渚牙相緯經③。懷歸苦不果,即事取幽迸。

貪求匪名利,所得亦已並。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

群公一何賢,上戴天子聖。謀謨收禹績,四麵出雄勁。

轉輸非不勤,稽逋有軍令。在庭百執事,奉職各祗敬。

我獨胡為哉,坐與億兆慶。譬如籠中鳥,仰給活性命。

為詩告友生,負愧終究竟。

①評:音病。②公時分教東都。生李習之狀公行雲:自江陵掾入為國子博士,宰相有愛公文者,將以文學職處公。有爭先者譖公,公恐及難,遂求分司東都。此公所以有獲離機阱之語。③經:音徑。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塗中見寄

相公罷論道①,聿至活東人。禦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塵②。

遂令河南治,今古無儔倫。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輪。

府西三百裏,候館同魚鱗。相公謂禦史,勞子去自巡。

是時山水秋,光景何鮮新。哀鴻鳴清耳,宿霧褰高旻。

遺我行旅詩,軒軒有風神。譬如黃金盤,照耀荊璞真。

我來亦已幸,事賢友其仁。持竿洛水側,孤坐屢窮辰。

多才自勞苦,無用隻因循。辭免期匪遠,行行及山春。

①相公,鄭餘慶也。元和元年罷相,出為河南尹。②禦史,裴度也。元和初,度密疏論權幸,忤旨,出為河南府功曹。

燕河南府秀才①

吾皇紹祖烈,天下再太平。詔下諸郡國,歲貢鄉曲英。

元和五年冬,房公尹東京。功曹上言公,是月當登名。

乃選二十縣,試官得鴻生。群儒負己材,相賀簡擇精。

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鏗轟。此都自周公,文章繼名聲。

自非絕殊尤,難使耳目驚。今者遭震薄,不能出聲鳴。

鄙夫忝縣尹,愧慄難為情。惟求文章寫,不敢妒與爭。

還家敕妻兒,具此煎炰烹。柿紅蒲萄紫,肴果相扶檠。

芳荼出蜀門,好酒濃且清。何能充歡燕,庶以露厥誠。

昨聞詔書下,權公作邦楨。文人得其職,文道當大行。

陰風攪短日,冷雨澀不晴。勉哉戒徒馭,家國遲子榮。

①據詩雲,“元和五年冬,房公尹東京”。房公者,房式也,時為河南尹。公時為河南令,故曰“忝縣尹”。權德輿時為宰相,故曰“作邦楨”雲。

送李翱①

廣州萬裏途,山重江逶迤。行行何時到,誰能定歸期。

揖我出門去,顏色異恒時。雖雲有追送,足跡絕自茲。

人生一世間,不自張與施。譬如浮江木,縱橫豈自知。

寧懷別時苦,勿作別後思。

①翱,字習之,隴西人,貞元十六年娶公兄弇之女。元和三年四月乙亥,戶部侍郎楊於陵出為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表翱佐其府。四年正月己酉,翱自東都旌善坊以妻子上船於漕,乙未去東都。公與石洪假舟送之,丁酉同登嵩山,題姓名紀別,故有此詩。

送石處士赴河陽幕

長把種樹書,人雲避世士。忽騎將軍馬,自號報恩子。

風雲入壯懷,泉石別幽耳。巨鹿師欲老,常山險猶恃①。

豈惟彼相憂,固是吾徒恥。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

①常山鎮,州今為真定府。元和四年,節度使王承宗反,詔中人吐突承璀以兵討之,無功,遂赦王承宗。

送湖南李正字歸

長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人隨鴻雁少,江共蒹葭遠。

曆曆餘所經,悠悠子當返。孤遊懷耿介,旅宿夢婉娩。

風土稍殊音,魚蝦日異飯。親交俱在此,誰與同息偃。

辛卯年雪

元和六年春,寒氣不肯歸。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圍。

崩騰相排拶,龍鳳交橫飛。波濤何飄揚,天風吹幡旗。

白帝盛羽衛,髿振裳衣。白霓先啟途,從以萬玉妃。

翕翕陵厚載,嘩嘩弄陰機。生平未曾見,何暇議是非。

或雲豐年祥,飽食可庶幾。善禱吾所慕,誰言寸誠微。

招揚之罘

柏生兩石間,萬歲終不大。野馬不識人,難以駕車蓋。

柏移就平地,馬羈入廄中①。馬思自由悲,柏有傷根容。

傷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馬悲罷還樂,振迅矜鞍轡。

之罘南山來,文字得我驚。館置使讀書,日有求歸聲。

我令之罘歸,失得柏與馬。之罘別我去,計出柏馬下。

我自之罘歸,入門思而悲。之罘別我去,能不思我為。

灑掃縣中居,引水經竹間。囂嘩所不及,何異山中閑。

前陳百家書,食有肉與魚。先王遺文章,綴緝實在餘。

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複。作詩招之罘,晨夕抱饑渴。

①柏移平地,謂去荒陋之邦,而漸染雅化。馬入廄中,謂去覂駕之習,而範我馳驅。皆裁成之罘之意。

送無本師歸範陽

無本於為文,身大不及膽。吾嚐示之難,勇往無不敢。

蛟龍弄角牙,造次欲手攬。眾鬼囚大幽,下覷襲玄窞。

天陽熙四海,注視首不頷①。鯨鵬相摩窣,兩舉快一啖。

夫豈能必然,固已謝黯黮。狂詞肆滂葩,低昂見舒慘。

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蜂蟬碎錦纈,綠池披菡萏。

芝英擢荒蓁,孤翮起連菼。家住幽都遠,未識氣先感。

來尋吾何能,無殊嗜昌歜。始見洛陽春,桃枝綴紅糝。

遂來長安裏,時卦轉習坎。老懶無鬥心,久不事鉛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