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昌黎七古(3 / 3)

天公高居鬼神惡,欲保性命誠難哉。

①元和四年,杜兼為河南尹,十一月無疾暴卒。孔戡以衛尉寺丞分司東都,五年正月將浴臨汝之陽泉,至其縣,遂卒。凶訃相尋謂此。

辛夷花房忽全開,將衰正盛須頻來。清晨輝輝燭霞日,

薄暮耿耿和煙埃。朝明夕暗已足歎,況乃滿地成摧頹。

迎繁送謝別有意,誰肯留念少環回。

醉留東野

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吾與東野生並世,如何複躡二子蹤。東野不得官,白首誇龍鍾。韓子稍奸黠,自慚青蒿倚長鬆。低頭拜東野,願得終始如蛩。東野不回頭,有如寸筵撞巨鍾。吾願身為雲,東野變為龍。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

李花二首

平旦入西園,梨花數株若矜誇。旁有一株李,

顏色慘慘似含嗟。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匝至日斜。

忽憶前時經此樹,正見芳意初萌芽。奈何趁酒不省錄,

不見玉枝攢霜葩。泫然為汝下雨淚,無由反旆羲和車。

東風來吹不解顏,蒼茫夜氣生相遮。冰盤夏薦碧實脆,

斥去不禦慚其花。

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

剪刻作此連天花。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暫入都交加。

夜領張徹投盧仝,乘雲共至玉皇家。長姬香禦四羅列,

縞裙練帨無等差。靜濯明妝有所奉,顧我未肯置齒牙。

清寒瑩骨肝膽醒,一生思慮無由邪。

寄盧仝①

玉川先生洛城裏,破屋數間而已矣。一奴長須不裹頭,

一婢赤腳老無齒。辛勤奉養十餘人,上有慈親下妻子。

先生結發憎俗徒,閉門不出動一紀。至令鄰僧乞米送,

仆忝縣尹能不恥。俸錢供給公私餘,時致薄少助祭祀。

勸參留守謁大尹,言語才及輒掩耳。水北山人得名聲,

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繼往,鞍馬仆從塞閭裏。

少室山人索價高,兩以諫官征不起。彼皆刺口論世事,

有力未免遭驅使。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究終始。往年弄筆嘲同異,

怪辭驚眾謗不已。近來自說尋坦途,猶上虛空跨綠。

去歲生兒名添丁,意令與國充耘耔。國家丁口連四海,

豈無農夫親耒耜。先生抱才終大用,宰相未許終不仕。

假如不在陳力列,立言垂範亦足恃。苗裔當蒙十世宥,

豈謂貽厥無基阯。故知忠孝生天性,潔身亂倫安足擬。

昨晚長須來下狀,隔牆惡少惡難似。每騎屋山下窺闞,

渾舍驚怕走折趾。憑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先生受屈未曾語,忽此來告良有以。嗟我身為赤縣令,

操權不用欲何俟。立召賊曹呼伍伯,盡取鼠輩屍諸市。

先生又遣長須來,如此處置非所喜。況又時當長養節,

都邑未可猛政理。先生固是餘所畏,度量不敢窺涯涘。

放縱是誰之過歟,效尤戮仆愧前史。買羊沽酒謝不敏,

偶逢明月曜桃李。先生有意許降臨,更遣長須致雙鯉。

①元和六年春,公為河南令作。仝閉門不出,時洛陽有留守鄭慶餘,有尹李素,仝皆不見。水北謂石洪,水南謂溫造,皆繼往河陽幕。少室謂李渤。三人者,皆仝所不為也。

酬司馬盧四兄雲夫院長望秋作

長安雨洗新秋出,極目寒鏡開塵函。終南曉望蹋龍尾,

倚天更覺青巉巉。自知短淺無所補,從事久此穿朝衫。

歸來得便即遊覽,暫似壯馬脫重銜。曲江荷花蓋十裏,

江湖生目思莫緘。樂遊下矚無遠近,綠槐萍合不可芟。

白首寓居誰借問,平地寸步扃雲岩。雲夫吾兄有狂氣,

嗜好與俗殊酸鹹。日來省我不肯去,論詩說賦相喃喃。

望秋一章已驚絕,猶言低抑避謗讒。若使乘酣騁雄怪,

造化何以當鐫劖。嗟我小生值強伴,怯膽變勇神明鑒①。

馳空跨穀終未悔,為利而止真貪饞。高揖群公謝名譽,

遠追甫白感至。樓頭完月不共宿,其奈就缺行攕攕。

①平聲。

誰氏子①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

挽斷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又雲時俗輕尋常,

力行險怪取貴仕。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嗚呼餘心誠豈弟,

願往教誨究終始。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①呂氏子炅,河南人。元和中,棄其妻,著道士服,謝母曰:當學仙王屋山。去數月,複出見河南少尹李素。素立之府門,使吏卒脫道士服,給冠帶,送付其母。公時為河南令,作此詩,有“願往教誨”、“不從而誅”之語,至是素始歸之。事見李素墓誌。

河南令舍池台

灌池才盈五六丈,築台不過七八尺。欲將層級壓籬落,

未許波瀾量鬥碩。規摹雖巧何足誇,景趣不遠真可惜。

長令人吏遠趨走,已有蛙黽助狼籍。

石鼓歌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

才薄將奈石鼓何。周綱陵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珮鳴相磨。蒐於岐陽騁雄俊,

萬裏禽獸皆遮羅。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鹹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

鬼物守護煩嗬①。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盡備無差訛。

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科。年深豈免有缺畫,

快劍斫斷生蛟鼉。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陋儒編詩不收入,

二雅褊迫無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②。

嗟餘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憶昔初蒙博士征,

其年始改稱元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量度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苞席裹可立致,

十鼓隻載數駱駝。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觀經鴻都尚填咽,

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簷與蓋覆,經曆久遠期無佗③。中朝大官老於事,

詎肯感激徒媕婀。牧童敲火牛礪角,誰複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羲之俗書逞姿媚,

數紙尚可博白鵝。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安能以此上論列,

願借辯口如懸河。石鼓之歌止於此,嗚呼吾意其蹉跎④。

①自“周綱陵遲”至此,敘周宣蒐狩鐫功勒石。②自“公從何處”至此,敘拓本之精、文字之古。③自“嗟餘好古”至此,議請移鼓於太學。④已上慨移鼓之議不遽施行,恐其無人收拾。

贈劉師服

羨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

所存十餘皆兀臲。匙鈔爛飯穩送之,合口軟嚼如牛呞。

妻兒恐我生悵望,盤中不飣栗與梨。隻今年才四十五,

後日懸知漸莽囟。朱顏皓頸訝莫親,此外諸餘誰更數。

憶昔太公仕進初,口含兩齒無贏餘。虞翻十三比豈少,

遂自惋恨形於書。丈夫命存百無害,誰能檢點形骸外。

巨緡東釣倘可期,與子共飽鯨魚鱠。

聽潁師彈琴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嗟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簧。自聞潁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潁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盧郎中雲夫寄示送盤穀子詩兩章歌以和之

昔尋李願向盤穀,正見高崖巨壁爭開張。是時新晴天井溢,

誰把長劍倚太行。衝風吹破落天外,飛雨白日灑洛陽①。

東蹈燕川食曠野,有饋木蕨牙滿筐。馬頭溪深不可厲,

借車載過水入箱。平沙綠浪榜方口,雁鴨飛起穿垂楊。

窮探極覽頗恣橫,物外日月本不忙②。歸來辛苦欲誰為,

坐令再往之計墮眇芒。閉門長安三日雪,推書撲筆歌慨慷。

旁無壯士遣屬和,遠憶盧老詩顛狂。開緘忽睹送歸作,

字向紙上皆軒昂。又知李侯竟不顧,方冬獨入崔嵬藏③。

我今進退幾時決,十年蠢蠢隨朝行。家請官供不報答,

無異雀鼠偷太倉。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彈劾還耕桑④。

①天井關之水被風吹灑洛陽,語則誕而情則奇。②以上敘昔至盤穀訪李願事。③已上敘盧寄示詩篇,知李已入山矣。④已上敘己將歸耕。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元和庚寅鬥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屭奰頑無風。月形如白盤,完完上天東。忽然有物來啖之,不知是何蟲。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狽凶。星如散沙出,攢集爭強雄。油燈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長虹。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獨行。念此日月者,為天之眼睛。此猶不自保,吾道何由行。嚐聞古老言,疑是蝦蟆精。徑圓千裏納女腹,何處養女百醜形。杷沙腳手鈍,誰使女解緣青冥。黃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今天隻兩目,何故許食使偏盲。堯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嚵名。赤龍黑鳥燒口熱,翎鬣倒側相搪撐。婪酣大肚遭一飽,饑腸徹死無由鳴。後時食月罪當死,天羅磕匝何處逃汝形。玉川子立於庭而言曰:地行賤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可刳凶蟆腸。無梯可上天,天階無由有臣蹤。寄箋東南風,天門西北祈風通。丁寧附耳莫漏泄,薄命正值飛廉慵。東方青色龍,牙角何呀呀。從官百餘座,嚼啜煩官家。月蝕汝不知,安用為龍窟天河。赤鳥司南方,尾禿翅沙。月蝕於汝頭,汝口開呀呀。蝦蟆掠汝兩吻過,忍學省事不以汝觜啄蝦蟆。於菟蹲於西,旗旄衛毿。既從白帝祠,又食於禮有加。忍令月被惡物食,枉於汝口插齒牙。烏龜怯奸,怕寒縮頸,以殼自遮,終令誇娥扶汝出,卜師燒錐鑽灼滿板如星羅。此外內外官,瑣細不足科。臣請悉掃除,慎勿許語令啾嘩。並光全耀歸我月,盲眼鏡淨無纖瑕。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嚐其皤。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階桂樹閑婆娑。嫦娥還宮室,太陽有室家。天雖高,耳屬地。感臣赤心,使臣知意。雖無明言,潛喻厥旨。有氣有形,皆吾赤子。雖忿大傷,忍殺孩稚。還女月明,安行於次。盡釋眾罪,以蛙磔死。

射訓狐

有鳥夜飛名訓狐,矜凶挾狡誇自呼。乘時陰黑止我屋,

聲勢慷慨非常粗。安然大喚誰畏忌,造作百怪非無須。

聚鬼征妖自朋扇,擺掉栱桷頹塈途。慈母抱兒怕入席,

那暇更護雞窠雛。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惡物常勤劬。

縱之豈即遽有害,鬥柄行拄西南隅。誰謂停奸計尤劇,

意欲唐突羲和烏①。侵更曆漏氣彌厲,何由僥幸休須臾。

谘餘往謝豈得已,候女兩眼張睢盱。梟驚墮梁蛇走竇,

一夫斬頸群雛枯。

①鬥柄拄西南,謂天將明也;唐突羲和烏,謂侵陵主上也。

短燈檠歌

長檠八尺空自長,短檠二尺便且光。黃簾綠幕朱戶閉,

風露氣入秋堂涼。裁衣寄遠淚眼暗,搔頭頻挑移近床。

太學儒生東魯客,二十辭家來射策。夜書細字綴語言,

兩目眵昏頭雪白。此時提攜當案前,看書到曉那能眠。

一朝富貴還自恣,長檠高張照珠翠。籲嗟世事無不然,

牆角君看短檠棄。

華山女

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鍾吹螺鬧宮庭。廣張罪福資誘脅,

聽眾狎恰排浮萍。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

華山女兒家奉道,欲驅異教歸仙靈。洗妝拭麵著冠帔,

白咽紅頰長眉青。遂來升座講真訣,觀門不許人開扃。

不知誰人暗相報,訇然振動如雷霆。掃除眾寺人跡絕,

驊騮塞路連輜。觀中人滿坐觀外,後至無地無由聽。

抽釵脫釧解環佩,堆金疊玉光青熒。天門貴人傳詔召,

六宮願識師顏形。玉皇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來青冥。

豪家少年豈知道,來繞百匝腳不停。雲窗霧閣事慌惚,

重重翠幔深金屏。仙梯難攀俗緣重,浪憑青鳥通丁寧。

雪後寄崔二十六丞公①

藍田十月雪塞關,我與南望愁群山。攢天嵬嵬凍相映,

君乃寄命於其間。秩卑俸薄食口眾,豈有酒食開容顏。

殿前群公賜食罷,驊騮蹋路驕且閑。稱多量少鑒裁密,

豈念幽桂遺榛菅。幾欲犯嚴出薦口,氣象硉兀未可攀。

歸來殞涕掩關臥,心之紛亂誰能刪。詩翁憔悴荒棘,

清玉刻佩聯玦環。腦脂遮眼臥壯士,大弨掛壁無由彎。

乾坤惠施萬物遂,獨於數子懷偏慳。朝欷暮唶不可解,

我心安得如石頑。

①崔二十六,斯立也。斯立是時為藍田縣丞。其曰“藍田十月”,元和十年十月也。孟郊已死,張籍病眼,故有“詩翁”、“壯士”之句,有懷立之且念朋友之不振也。

送僧澄觀①

浮屠西來何施為,擾擾四海爭奔馳。構樓架閣切星漢,

誇雄鬥麗止者誰。僧伽後出淮泗上,勢到眾佛尤恢奇。

越商胡賈脫身罪,珪璧滿船寧計資。清淮無波平如席,

欄柱傾扶半天赤。火燒水轉掃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沉潭底龍驚遁,當晝無雲跨虛碧。借問經營本何人,

道人澄觀名籍籍。愈昔從軍大梁下,往來滿屋賢豪者。

皆言澄觀雖僧徒,公才吏用當今無。後從徐州辟書至,

紛紛過客何由記。人言澄觀乃詩人,一座競吟詩句新。

向風長歎不可見,我欲收斂加冠巾。洛陽窮秋厭窮獨,

丁丁啄門疑啄木。有僧來訪呼使前,伏犀插腦高頰權。

惜哉已老無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臨淮太守初到郡,

遠遣州民送音問。好奇賞俊直難逢,去去為致思從容。

①澄觀建僧伽塔於泗州,詩語詳之。公貞元十六年秋在洛陽作。

奉酬盧給事雲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

並呈上錢七兄閣老張十八助教①

曲江千頃秋波淨,平鋪紅雲蓋明鏡。大明宮中給事歸,

走馬來看立不正。遺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

我今官閑得婆娑,問言何處芙蓉多。撐舟昆明度雲錦,

腳敲兩舷叫吳歌。太白山高三百裏,負雪崔嵬插花裏。

玉山前卻不複來,曲江汀瀅水平杯。我時相思不覺一回首,

天門九扇相當開。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

日相追陪。

①盧四名汀,字雲夫;錢七名徽,字蔚草;張十八,即籍也。

記夢

夜夢神官與我言,羅縷道妙角與根。挈攜陬維口瀾翻,

百二十刻須臾間。我聽其言未雲足,舍我先度橫山腹。

我徒三人共追之,一人前度安不危。我亦平行蹋,

神完骨腳不掉。側身上視溪穀盲,杖撞玉版聲彭。

神官見我開顏笑,前對一人壯非少。石壇坡陀可坐臥,

我手承頦肘拄座。隆樓傑閣磊嵬高,天風飄飄吹我過。

壯非少者哦七言,六字常語一字難。我以指撮白玉丹,

行且咀噍行詰盤。口前截斷第二句,綽虐顧我顏不歡。

乃知仙人未賢聖,護短憑愚邀我敬。我能屈曲自世間,

安能從女巢神山。